第九百三十一章 皇爷过不好,咱就不好过(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若皇爷过不好,下面的人就不好过了。
  曹文耀听后无语,公公都把圣上搬出来了,他还能说什么。
  出于稳重起见,他还是得提醒一下公公,这笔额外多出来的友好保证金,弄不好会让那些准备花钱消灾的勋贵们又缩回去。
  即,把事又弄黄了。
  这好不容易来了两家过来交钱的,你却生生的给另一家涨了价,这叫其余没交钱的怎么看?
  公公哎,狗急还跳墙呢!
  “无妨无妨,水温刚好,又不烫人,他们是不会跳的。”
  公公胸有成竹,但不是一昧以势压人,以武服人。
  他还是两手抓的。
  一手硬,一手软。
  对不友好分子,要硬。
  对友好分子,则要软。
  哪些是友好分子呢?
  肯定不是以魏国公为首的肇事者,而是勋贵当中那些墙头草,摇旗呐喊派。
  一样米养百样人。
  二十八家勋贵,二十八条心,怎可能都是一条心呢。
  至少有一半的勋贵对于讨阉这件事,是随大流的。
  国公说要干,他们跟着干;国公说不干,他们也无所谓。
  所以,这些勋贵们就要区别对待,要将他们和马鹿、首要分子区分开。
  如安城伯张国才,就是一根墙头草。
  其本人和魏公公没有矛盾,但其却又参与了“讨伐”魏公公的军事行动,那么,必要的惩戒是一定的,但不能一棍子把人打死,要给人家一个机会。
  公公于百忙之中亲切的接见了安城伯张家的人。
  正准备去溧阳提人的张家人被带过来时,可是十分的紧张,他们以为魏公公又变卦了,会和对平江伯府一样,给他们安城伯府也临时涨价呢。
  “安城伯可好?”
  魏公公却不如张家人心中所想那般,而是肯定了安城伯对于解决冲突的诚意,高度赞赏了安城伯为了南都稳定以及南都发展做出的贡献。
  然后在张家人听的稀里糊涂,不知魏太监葫芦里卖什么药时,就见魏太监命人取来一千三百两。
  这是安城伯赎金的两成,魏公公命将这两成原封不动退回。
  “这?…”
  张家的人真是一头雾水了:太阳打西边出了?魏太监还能退银子?
  魏公公呵呵一笑,告诉张家人,他魏公公对南都城的勋贵们是敬重有加的,从来不想和功臣之后有什么误会和矛盾…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