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群策群力(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对啊。”
  “这……这个……我等学堂先生,不知又有何等福利?”
  “较之工人,胜之多矣。”张德笑了笑,这些人有欲望就好,有追求就好,就怕没有欲望啊。无欲则刚,那怎么拉人下水诱惑犯罪?
  “噢?”
  老张于是道:“学堂先生,若有子女,或是马驹,或是牛犊,再有熏肉半扇,不拘是米面粮油,总归是不少于一石的。”
  听了这话,竖着耳朵听的几人,都是大喜,连忙行礼笑道:“操之公宽厚待人,吾辈敢不效力?”
  张德呵呵一笑,心说全国加起来才多少读书人?能像你们一样肯跑到工坊教工农子女读书认字的,真的很少啊。老子一只小牛一匹小马外加半扇熏猪肉,就能打发,里里外外省了多少成本?
  一千五百年后,请个博士生过来教三岁的熊孩子,然后就给点熏猪肉打发,这画面太美,谁都不会这样想。
  薪水张德给的还是高的,毕竟不是私塾,也不需要熊孩子们出束脩,至于拜师礼什么的,除了喊声先生,屁也没有。
  张德也没那个让学堂里的熊孩子知礼,他最希望的就是,这群熊孩子长大了,能成为有知识的……工人。
  作为一个权贵工场主,老张的一颗心,全部都拴在了小霸王学习机上。
  “操之,已有定论!”
  张德回到住处,薛大鼎就带着人过来,一脸的肃然:“房相之父灵柩,仪仗皆由朝廷布置。”
  果然,这个行为已经不是房玄龄一个人的事情,而是带有浓重的官方性质。
  甭管是不是作秀吧,至少李董这样干,能收拢不少好名声,尤其是洛阳以东的名门之间,肯定能赚个口碑。
  厚待下臣这个优质标签一贴,至少对普通的小家族来说,很有吸引力。不是谁都能和五姓七望那样不鸟皇帝的。
  “清河那边,可有消息穿出来?”
  张德关系的另外一件事情,房玄龄和清河崔氏,到底谈的怎么样!
  “房相准备采访易州,已经离开贝州,清河大房小房,都没有消息传出来。”
  薛大鼎话音刚落,院子外传来马蹄声。
  然后崔慎推门进来,擦着汗看着张德道:“崔……崔……崔弘道!”
  “嗯?!”
  “要……要来!”
  崔弘道?
  “崔弘道来哪里?”
  “沧……沧州!”
  说着,崔慎赶紧掏出炭笔宣纸,在上面写道:崔弘道欲在徐州种茶。
  张德眼睛一亮:徐州?徐州好啊,徐州也是能种茶的,而且刚好在江北茶叶带上。
  徐州如今人口虽然有了恢复,可大部分地区还是荒芜,最少有六十万亩地是彻底没人管的。
  总的来说,徐州一地,能有百万亩左右的富余土地出来。张德琢磨种植的,自然不是粮食,而是桑树和茶树。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