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功业(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如今长城以北,唐军时常出击,缴获甚多,奚人残部再度被肢解的情况下,除了唐朝朝廷,谁也救不了他们。
  “都督,烈欲戴罪立功!”
  “定方你何罪之有?”张公谨面无表情,然后道,“苏支乃奚族大酋,汝一战而斩首五千精锐,真乃不世骁将也。”
  斩首五千?
  “都督,烈斩首只……”
  “本督说是五千,那就是五千,本督会派人察验人头,随后送入京中。难道兵部的人,还会数不清人头吗?我等****王师,切不可杀良冒功,这五千斩首,是奚族蛮夷,就一定是奚族蛮夷。”
  言罢,张公谨使了个眼色,张绿水走了过来,抱拳听候。
  “做的干净点。”
  “张公放心,老本行了。”
  张绿水咧嘴一笑,笑的苏烈雄躯一颤,本想张嘴阻拦,却见身旁几个校尉一脸兴奋,麾下亲兵更是欣喜若狂,心中无奈一叹,挤出一个笑容,冲张公谨行了军礼,有些惆怅。
  “定方,将来汝到了本督的位子,汝便知晓。今日决断,非本督所为也。乃众将士之所欲也。”
  做老大,可以吃肉,小弟们不会不谅解。但老大吃了肉。小弟们连骨头也没得啃,汤也没得喝,这个老大,做不久。
  大军出行。什么喜迎王师,那都是狗屁。张公谨东征西讨,什么样的老板没见过?王世充这等枭雄,当年不也是有人口称王师吗?但王世充他该死,哪怕张公谨曾给王世充做过州长史。
  “烈谨遵都督教诲。”
  苏烈一愣,旋即明白过来,连忙躬身行礼。
  张公谨也没多说什么,苏烈是个聪明人。但太过刚直勇猛。打仗的时候,是优点。但不打仗的时候,就未必是优点。蹉跎这么久,再怎么不服气,苏烈也明白,只有能让麾下军士都能捞着功劳,才算本事。
  没几天。河北道就传来消息,奚族五部不服王师,抗拒归化,有蛮酋率众作乱,定襄都督府都督率军出击,骁将苏烈一战而胜,斩首五千,俘获牛羊无算,人口子女五万有余。
  张德看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愣了一下。抓了抓头。搂着怀里没穿衣服的银楚道:“看来在奚族旧地,要建城了。奚人已被一扫而空,死的死降的降。”
  “昔年予曾听闻突利可汗有言:赤山之南,可建雄城。顺玄水而上。又可建二小城,效仿中国成法。”
  “阿史那什钵苾。还有这等见识?”
  “突厥若为寻常蛮夷,焉能功盖匈奴,横跨金山黑水?”
  “说的也是。”
  因为安北都护府和吐谷浑旧地的邬堡修建特别成功,兵部尝到了甜头,这种乌龟流战术实在是太省力了。就是慢慢地推,然后压缩敌人的活动空间。你不是骑兵流窜厉害吗?你特么倒是流窜啊!窜啊!
  只要正面刚,五千唐军可以横扫几个来回。加上现在马场又多,李思摩那条疯狗时不时就从哪里倒腾几千匹战马,搞得李董都不知道怎么安排这些战马。总不能拿去耕地吧?可又不可能二十万唐军全骑马,也要是二十万唐军全具装甲骑,起码得把天竺和波斯都拿下,才有希望养起来。
  像突厥那种控弦四十万,玩笑一样,毫无意义。
  而且兵部也没有因为邬堡拖累财政,当然现在修的邬堡为什么有棱有角,为什么有反斜面或者其它什么鬼东西,就是保利营造的品牌风格。
  吐谷浑旧地,光盐利就足够养活两万战兵,纯劲卒。至于安北都护府,很多人都觉得,从没见过尉迟老魔这么安静低调过。
  为什么?!因为爽啊,怕被人盯着啊。老魔头捞的浑身发软,不敢相信自己能够每三个月创造一个曾经的长安首富。
  光骨力干大黑牛,一头大黑牛从互市监再到关中,利差五六贯根本不算事儿。再比如皮子,熊皮这种就不说了,仅仅是狐皮,老魔头一张皮就要抽四成的价,然后自己抽的这四成,分润给都护府下面十几个部署大约又是四成。也就是说,一成半左右的抽成,是落在安北大都护体制里面的。
  因此,安北都护府上下,十分拥戴大都护,坚决拥护天可汗,皇帝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