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汊川县令(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沔州汊川县,新上任的县令才二十岁,早先明经科出仕,因为河东裴氏的人脉,当年跟王世充闹翻的人,多少都会帮衬。
  邹国公张公谨作保,让他拜在苏烈门下修习兵法,可以说是文武双全。
  “守约,长史那里,吾已说好,你在沔州多多保重。”
  汊川县的汉水码头,栈桥边上有艘新制官船。七品官僚及以上,赴任述职,都可凭借公文印鉴调用漕运衙门的漕船作为脚力。
  “多谢叔父,小侄醒的。”
  “留步,留步……”
  中年人连连摆手,这才上了船,站在船头,冲侄儿挥手告别。
  年轻县令身旁,站着个高壮护卫,腰间弓箭手按横刀。等中年人的官船渐行渐远,他便道:“郎君,将军不日将要调往敦煌,郎君既然有意从戎,缘何又来南方做百里侯?”
  “邹国公因往年故事对我照看,我岂能不领情?河东裴氏,总不能如此不堪吧。”
  言罢,这年轻县令又道,“再者,我来沔州,也是仰慕张梁丰,旧年在长安时,他也曾对我多加照顾。若非其庇护,便是程三郎之类,须不会让我平安无事。”
  “张沔州在京城,着实口碑极好,连魏王也大为称赞,时常感慨不能亲善,为其座上客。”
  “当年在春明楼,薛定恶那厮被吓的讨回薛氏老家,张梁丰又岂是老好人一个。”
  “那……郎君可要去汉阳拜见一下这位上官?”
  “倒是不必,我这族叔,本来就是听了他的吩咐,才来的汊川。”
  说罢,县令一行人,便回了县衙。熟悉了一通之后,汊川县的新任县令,迎来了第一个要紧事物。
  汉阳城中,张德批完了公文,唤来幕僚:“汊川九月的胡葱入京了吗?”
  “使君,头批一千石已经装货入京。”
  “这几年丝路开了之后,胡葱确实好卖了不少。”
  “十万斤胡葱也不够半天的,眼下冷淘都是放葱,十年的时候,还不见这吃法的。就是胡葱便宜,远不如小葱。”
  “小葱亩产低,再说,香葱气味小,胡人不喜。”
  这几年胡人主要住宅区都是在城西,前几年还让商队进城,后来驼队、马队、骡队多了,牲口已经明令禁止入城。
  牛羊更不必说,宰杀全部在城外。
  现如今,长安城是真真实实的没有田地可以种甚粮食。便是坊间还有一二亩自留地,也是种些调味料,最不济也是莴苣、菘菜,甚至也有盖了大棚取菌菇的。
  “汊川葱亩产今年报上来是多少?”
  “葱薹要算吗?”
  “不算。”
  “九月到来年五月,摊下来能有六千多斤。”
  “植葱大户是几家?”
  “十一家,因为是京城商号包销,所以小户的葱商号是不收的。不过有大户也收小户的葱,拿来冲抵自己的货。”
  “葱合适就行,不必计较这个。只是小户改粮为葱,葱价一旦暴跌,粮食可不会一气从地里冒出来。”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