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世道无常(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妇人一愣,显然没想到当兵的居然说出这样的话来。
  见妇人愣住了,那姓刘的兵头连忙道:“嗳,娘子莫要以为俺们是‘兵匪一家’,大家都是德州乡党,谁还不知道谁么?俺们追的这个,论起来,也是相熟的。自是晓得有些缘由,人家也是有仇报仇,不累别家。这不乱杀无辜,不是就省了俺们不少事儿么?”
  这话说出来,妇人更是觉得怪诞无比。都是认识的,还要往死里追,这又是图的什么呢?
  “好咧!吃开了走人。嘿,这糖果子可以!”
  面粉圆子油炸过后裹了糖渍,这东西也是最近两年在河北流行起来的。自从面粉越来越精细之后,面点变化又迎来了一个高峰。除了某条土狗为了给女仆淘换口味而弄出来的蛋糕,各种稀奇物事简直是超出想象。
  为了一口吃的,简直是做出了花儿来。
  大兵们陆续走了,倒是没有旧年大军过境犹如蝗虫的恶习。河北诸地的府兵,这十来年大约是因为唐军陆续对外节节胜利,专业素质提高的同时,个人素质毫无疑问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提升。
  “荣誉感”的产生,加上旧年河北对“保家卫国”这个概念的宣传,又有大量的私塾如雨后春笋一般诞生在各州县,尽管很多私塾都倒闭停业了,但残存下来的私塾,显然还是能带动普遍个人精神提高的。
  而大唐朝廷有意无意地在提高军人的“荣誉感”,又有程处弼这种年青一代的样板工程,更是让受益于对外战争节节胜利的河北百姓,自然而然地,从他们中走出来的大兵,要比前隋更加优异。
  待这一队府兵陆续走了之后,妇人这才从孩童们说道:“你们继续吃着玩着,俺去烧些水,少待做饭。”
  妇人远远地望了一眼府兵队伍离开,这才回屋,冲柴禾堆说道:“官人,军府的人都走了。你快出来吧。”
  半晌,柴禾堆下面的水缸都没有动静,妇人讶异愣了一下:“官人?”
  “官人?”
  又小声地叫了一声,却还是没有动静,妇人顿时连忙把柴禾移开,掀开盖子,却发现水缸中什么人都没有。
  地上有水渍脚印,顺着灶间到了后院,然后菜畦篱笆有些杂乱,显然是有人从这里走了。
  妇人叹了口气,正要收拾一下,却见灶台上,葫芦水瓢中,放着五枚银元。显然是救命回护的谢礼。
  “唉……都是好汉,怎地就要杀作一团呢?”
  感慨之余,又是忙不迭地把银元收了起来,用巾子擦干了水之后,这才塞到了围裙的里兜里边。
  “都不是外人,都是乡党,俺们也不是过来打打杀杀的。谁是没卵的杂碎,谁是好汉,都是德州人,谁还不知道嘛。”
  “刘老虎你既然晓得这个道理,还来作甚?”
  “喂!俺也要吃饭的啊!俺这身甲衣,还要还给朝廷的!弄坏了你以为不要赔的?吃皇粮不干事能行?”
  “那就一句话,这里莫有你刘老虎要的人,你走吧。”
  “走甚么走?不要为了一点义气,就跟朝廷对抗。现在还是俺们德州老乡过来探探路,这要是换成河南的羽林军,全死了拉倒。把人交出来,俺们拿人领赏建功,你们的田种甚么,会有别家衙门来谈,朝廷的公文都已经到了,俺亲眼所见。不会一直这么下去的。”
  “甚么意思?刘老虎你一个屁大点的军府什长,有甚门路能见着朝廷公文?”
  “俺怎么就不能见着?”
  往嘴里塞了一颗糖果子,兵头子嘎嘣嘎嘣嚼了一会儿,看着一帮庄户道:“反正关老五插翅难飞,肯定是要死的。但也不是说全部都要死,关老五的几个兄弟么。至于原先种田的事情,朝廷另外派了人过来,说是多少要给俺们德州减一点。”
  “你个朝廷狗腿子当的还真是不错,像模像样了啊。”
  “混口饭吃,混口饭吃……”
  依然在那里塞着糖果子的兵头子笑呵呵地回复,然后有道,“但有一说一啊,窝藏这个事情,现在就是往大了整,俺是看在乡党的份上,给你们提个醒。这要是羽林军来了,就是杀一遍拉倒,不二话的。”
  “咋?!羽林军是三头六臂?!”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