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始料不及(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而另一方面,因为“拥护爱戴”邪马台女王,导致倭地那些大豪都很紧张,抽丁现象极为眼中,本就有些不给力的农事,于是就更加荒芜。
  如此一来,又加速了倭地诸国的粮食消耗,很快就出现了极为奇葩的“粮食危机”。
  揣着一块金子跑米铺只能换两麻袋不知道什么粮食的情况,就这么出现在倭地市场之中。
  这等行情,又怎么不让在倭地厮混的唐人激动呢?
  只是要死不死的,即便是唐朝自己,夏粮也不见收起来呢,临时调动存粮,那也是要去朝廷官仓才行。
  可要调动官仓,且不说手续流程,仅仅是距离,就又是让人蛋疼。
  洛阳仓这么丰满,走运河南下再出口,鬼知道还剩多少。而且这么一来,钦定征税司的恶狗,会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这是一个相当蛋疼的难题。
  “粮价到了甚地步?”
  一直听着没开口的李芷儿突然问道。
  “糜子一贯,稻米一贯半。这还是铜山的价,扶桑腹地再翻一倍。”
  “一石?”
  “一斗!”
  听到李芷儿的话,剑客陡然拔高了音量。
  “一斗?!”
  张大安惊的胡子都直了,“这……这已经是乱世了吧。”
  “如今倭地,本来就是乱世。那小朝廷原本就内斗,后来胡乱杀了一通,君臣死了泰半,地方诸国趁势而起,旬日交战,着实不曾停歇。”
  “听着怎么比河中还要乱!”
  这粮价,在张大安的记忆中,也就是“玄武门”那档子事情之后,才出现过一阵子。粮价最夸张的时候,一石糜子五贯,逼死人不偿命的价钱。
  就是那阵子,大概是李皇帝这辈子最憋屈的时刻。不但吃了蝗虫,还跟捏着鼻子跟突厥佬结盟。
  好在物价最终都平抑了下来,但付出多少代价,只要看当时山东地方官吏被谁把持,就一清二楚了。
  为了这破事,李唐君臣没少从五姓七望里头弄个女郎过来……这样才好开口跟老丈人借钱借粮啊。
  “河中那算是好的,没吃的就跑。扶桑地,没吃的你跑何处去?只有坐唐朝的船才安稳,倭地船只大多不甚牢靠,便是在鲸海,也难保被浪翻。唯有‘八年造’以上大船,才能横渡东海,直抵扬子江。”
  剑客说罢,又看着李芷儿,恭敬鞠躬,“老板娘,眼下能指望的,也只有老板娘了。还望老板娘拉弟兄们一把。”
  “左骁卫老兵去寻了县衙寻了三郎,你可知道?”
  “明府这阵子甚是辛劳,下走也是知道的。”
  “粮食不是没有,粮船也不缺,不过,粮食运过去,也就让王万岁争一个海外刺史,这有甚好处?”
  一个海外刺史,那就是个名头,没什么意义。还不如直接商帮带着镖局自己干,可比顶着一定朝廷官帽子来得爽快。
  最重要的是,她能得到什么?
  “实不相瞒,下走也去过牛总管那里。老板娘,下走打听到一个事情,皇帝有意在域外开辟庄园,安置老卒。倘使如此,若王东海得了刺史之位,新辟庄园之主,可有老板娘指定。”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