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字色:字体:[]

郎君千岁 第12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至於悬丝诊脉,繁缕并不太知晓,只是从书上看见过,太医院里没有听说过哪位太医通晓此术。
  而作为真正的学徒,一般都是先从杂活干起,首先要对师父毕恭毕敬,伺候师父是应该的,倒茶,研墨,跑腿等等琐碎事情,说是磨练性子,顺便也是见习。
  学徒要在师父手下使唤,而後教其医术,再有一条就是,学成之後,由师父承认了出师才算医书学成,还需在师门干一年的活。
  各地界的规矩不同,繁缕幼年只见过这样的。
  能像女医馆的医女这样教的,面面俱到,除了徒弟是自己儿子的,很少有这样贴心细致的师父,若是进门晚的,一般都是由师叔或者师兄教导了。
  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进入考场的房间後,前後共坐了五位太医,十几张桌子,笔墨自带,所有人都到齐落座後,由一位年纪较大的太医先说考场规矩,敲一声铜锣宣布开始,随後点燃一株香。
  抬眼看去都是不认识太医,看着个个威严,繁缕低下头慢慢研墨,一共是三大张的宣纸考卷,卷起来由红绳系上。
  第一道题就是,《黄帝内经》分别哪两部分,前後?
  答:素问在前,灵枢在後。
  治疗脾阳虚,脾不统血之便血常选何药物?
  答曰:炮姜
  外感表证兼有食滞者,何药尤宜用之?
  答曰:神曲。
  繁缕答得很快,看到了最後一道医理题,倒是很复杂,有点犯愁,紧皱着眉头,支着下巴轻咬着唇,前面桌案上的香火已经过了三分之二。
  这道题目只描述了患者的病症,要写出病人所得何病,为何得病,脉象如何,开出药方。
  到了最後的时候,大约都看到这道题了,此起彼伏轻轻地叹气声,审查的太医听见了,也没有说话,最後的题目一般会出的比较难,每年都是这样。
  繁缕也叹了一口气,咬了咬唇,提笔蘸墨开始答题,洋洋洒洒一大篇,条理分明,她尽量写的简析明了。
  直到最後一刻,繁缕将写满了字的试卷翻来覆去的查看了几遍,没有漏掉的题目,多写一味药,少写一味药,都是错处。
  毕竟庸医误人。
  揣揣不安的将试卷上交,繁缕忽而鼓出一股勇气来,她心里没有比这再适合的答案了。
  繁缕出来的时候可谓是志得意满,已然满满的胜券在握的感觉,她确定自己每一道题都答的完美无缺,信心满满。
  栀子也出来後,三个人聚全了,栀子才道:“我觉得还行。”
  桔梗咬了咬虎牙,才道:“我也都还行。”
  “走吧,回去了,反正今天也不会知道结果了。”栀子握着她们的手,三个人一同往女医馆回去。
  许含笑,紫苏,还有桔梗的师父林医女都在门口等她们,见她们携手回来迎了上来,笑盈盈问道:“今天怎麽样?”
  “嗯,还好。”
  桔梗对师父小声道:“我想回去睡一会,有点累。”
  “那桔梗你先回去睡,等晚上吃饭了,我去叫你。”林医女温柔的对桔梗道。
  “好。”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