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3 / 4)
裴昭实在听不下去,冷冰冰地抬起眸:“死人还要嘴欠冒犯,陆公子也不怕他们索命。”
男子却笑道:“袁娘子,现在是正午,阳气重,就是化成了鬼,也来不了阳间。”
此次来京,裴昭的身份是吴州长史的养女,姓袁,单名一个熙字。
男子又上上下下打量了一番裴昭,柔声道:“某说句实话,袁娘子虽然不是出身京中,但也算漂亮的,有一股名门的气质……哎,春雪居有些晦气,袁娘子!”
“没你晦气。”
走了一会,春雪居的花海便隔绝了外面的嘈杂,周遭一片安静。
文宗朝时,京中有四大世家最为鼎盛:琅玡王家,河东裴家,兰陵萧家,吴州陆家。刚刚那位穿着宝蓝色云纹圆领袍的“陆公子”,便是出身四家之一的吴州陆家,名叫陆攀。
裴昭记得,少年时的陆攀便为人风流轻佻,颇爱在宫宴上调戏赴宴的名门小姐,但因为父亲是炙手可热的礼部尚书陆宽,姨母是受宠的贵妃娘娘,纵使受了他的调戏,大部分人也只是忍着憋着,只叹自己运气不好。
不过一会,裴昭便走到了春雪居的正堂。
门外挂着一幅对联,是阿娘的字迹。裴昭看了一会,感觉鼻尖有些发酸。接着,轻轻推了推檀木门。门纹丝不动,被锁得严严实实,门槛上也青苔密布。
看上去许久没人来过这里。
时隔七年,从吴州冒着危险回京,是为了寻找当年某位官员寄给文宗的“密函”。
文宗崔隆裕便是在读了那封密函后,怒不可遏,不管三司会审阻拦,直接让当时的储君——当朝皇帝崔瑀——率着金吾卫,将裴府满门逮捕,押入地牢。后来,又不顾百官阻拦,悉数赐死。
但奇怪的是,不论官家的哪一种记载,都从未提过密函的内容。
正当裴昭找了半天也没发现任何线索,打算离开春雪居时,却在扶疏花影中,望见了一个人影。
原来也有人愿意来这“晦气”的春雪居么?
那是个二十岁出头的年轻男子,身材高挑挺拔,正垂着眸赏花。
似是注意到目光,青年偏过头望过来,露出一张瓷白如玉的脸。五官秾丽,俊俏得好似工笔雕琢,在雪白的玉碟梅中,上挑的凤眼极是浓黑明亮。
裴昭错开视线,也看向一旁的玉碟梅,但侧脸却越来越烫。
那人在目不转睛地端详着自己的容貌。
虽然大周民风开放,女子出行并不一定要戴着帷帽,但这样被直白地打量,还是令人感到有些冒犯。思索片刻,裴昭也看了回去。
青年却侧开视线,重新看向一旁的玉碟梅。
裴昭继续向院外走去,边走边猜测青年的身份。
重要场合却没穿官服,说明并非官员;殿试时也没见过,说明不是进士,还能在这种时候来群青园的,只剩下来观摩进士宴的官家子弟。
况且,青年的打扮很是精贵,镂花银冠、白玉蹀躞、乌皮六合靴都是最好的材质,雪青色的圆领袍虽然看上去朴素,但识货的人也会知道,那是顶好的浣花锦。
他大概出身京中上流世家。
走到一般,裴昭听到了一阵脚步声。他跟了上来,跟着一小段距离。
裴昭转过身,青年也停下脚步,站在半丈远处。
先前隔着稀稀疏疏的梅枝看不大清,此刻裴昭才清清楚楚看见了他的容貌,漂亮得像是玉偶一般,尤其是那双眼睛。眼尾上挑,自带傲气,眼底浓黑,仿若含情。
↑返回顶部↑
男子却笑道:“袁娘子,现在是正午,阳气重,就是化成了鬼,也来不了阳间。”
此次来京,裴昭的身份是吴州长史的养女,姓袁,单名一个熙字。
男子又上上下下打量了一番裴昭,柔声道:“某说句实话,袁娘子虽然不是出身京中,但也算漂亮的,有一股名门的气质……哎,春雪居有些晦气,袁娘子!”
“没你晦气。”
走了一会,春雪居的花海便隔绝了外面的嘈杂,周遭一片安静。
文宗朝时,京中有四大世家最为鼎盛:琅玡王家,河东裴家,兰陵萧家,吴州陆家。刚刚那位穿着宝蓝色云纹圆领袍的“陆公子”,便是出身四家之一的吴州陆家,名叫陆攀。
裴昭记得,少年时的陆攀便为人风流轻佻,颇爱在宫宴上调戏赴宴的名门小姐,但因为父亲是炙手可热的礼部尚书陆宽,姨母是受宠的贵妃娘娘,纵使受了他的调戏,大部分人也只是忍着憋着,只叹自己运气不好。
不过一会,裴昭便走到了春雪居的正堂。
门外挂着一幅对联,是阿娘的字迹。裴昭看了一会,感觉鼻尖有些发酸。接着,轻轻推了推檀木门。门纹丝不动,被锁得严严实实,门槛上也青苔密布。
看上去许久没人来过这里。
时隔七年,从吴州冒着危险回京,是为了寻找当年某位官员寄给文宗的“密函”。
文宗崔隆裕便是在读了那封密函后,怒不可遏,不管三司会审阻拦,直接让当时的储君——当朝皇帝崔瑀——率着金吾卫,将裴府满门逮捕,押入地牢。后来,又不顾百官阻拦,悉数赐死。
但奇怪的是,不论官家的哪一种记载,都从未提过密函的内容。
正当裴昭找了半天也没发现任何线索,打算离开春雪居时,却在扶疏花影中,望见了一个人影。
原来也有人愿意来这“晦气”的春雪居么?
那是个二十岁出头的年轻男子,身材高挑挺拔,正垂着眸赏花。
似是注意到目光,青年偏过头望过来,露出一张瓷白如玉的脸。五官秾丽,俊俏得好似工笔雕琢,在雪白的玉碟梅中,上挑的凤眼极是浓黑明亮。
裴昭错开视线,也看向一旁的玉碟梅,但侧脸却越来越烫。
那人在目不转睛地端详着自己的容貌。
虽然大周民风开放,女子出行并不一定要戴着帷帽,但这样被直白地打量,还是令人感到有些冒犯。思索片刻,裴昭也看了回去。
青年却侧开视线,重新看向一旁的玉碟梅。
裴昭继续向院外走去,边走边猜测青年的身份。
重要场合却没穿官服,说明并非官员;殿试时也没见过,说明不是进士,还能在这种时候来群青园的,只剩下来观摩进士宴的官家子弟。
况且,青年的打扮很是精贵,镂花银冠、白玉蹀躞、乌皮六合靴都是最好的材质,雪青色的圆领袍虽然看上去朴素,但识货的人也会知道,那是顶好的浣花锦。
他大概出身京中上流世家。
走到一般,裴昭听到了一阵脚步声。他跟了上来,跟着一小段距离。
裴昭转过身,青年也停下脚步,站在半丈远处。
先前隔着稀稀疏疏的梅枝看不大清,此刻裴昭才清清楚楚看见了他的容貌,漂亮得像是玉偶一般,尤其是那双眼睛。眼尾上挑,自带傲气,眼底浓黑,仿若含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