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字色:字体:[]

大唐天将军 第747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他父亲崔光远曾是杨国忠的部下,这种干系必须洗清,才能在今后得到李瑄的器重。
  “好,如能完成,必有重赏。”
  李瑄让几名传令兵和崔凯一起离开,方便往来联系,探知潼关方向叛军的动向。
  有这番布置后,李瑄没有选择立刻回长安。
  而是将李隆基、杨玉环,以及一众王公大臣,安排在咸阳城。
  大军暂时在长安西的咸阳县城驻扎。
  这样可以瞒过潼关的探马。
  即便安禄山谨慎起见,预防对他有威胁的李瑄,但面对整个长安的财富,不会不动心。
  如果计未成,安禄山不上当,不会对李瑄造成损失。
  第373章 太子李亨的穷途末路
  崔凯回到长安以后,将李瑄的吩咐告诉崔光远,准备立下大功!
  李瑄挟天子以令诸侯,如果平定安禄山的叛乱,再造盛唐,威望将无与伦比。
  崔光远立刻派人去潼关,将长安献给安禄山。
  他声称李隆基已带领亲近之人逃往剑南,现长安空虚,无人防守,正是占领的好时机。
  并直言李瑄已经到达陇西郡,十天之后兵临长安,若不抓紧,就会失去长安城中堆积如山的财富。
  长安是坚城,有据城而守的可能。
  潼关的大将崔乾佑刚收到安禄山“不可轻举妄动”的命令,虽心中火热,但不敢擅自进军,他飞马将消息传递给洛阳的安禄山。
  “李隆基竟逃离长安,进入蜀地?”
  洛阳的上阳宫中,安禄山听到李隆基逃离的消息,仰天大笑,还颇为自得地道:“我就知道老皇帝怕死,会在这个时候逃离。”
  潼关的胜利,更加增添安禄山的信心,并有与李瑄叫板的底气。
  以少胜多,李瑄也不一定打出崔乾佑耀眼的战绩。
  仅用数万兵马,就大破唐军名将哥舒翰十几万兵马。
  除此之外,他最近还收到一个好消息,河北的李光弼和郭子仪退兵了。
  河北诸郡像是失去主心骨一样,会盟摇摇欲坠,史思明、蔡希德等猛将迟早会将河北平定。
  现安禄山正派遣武令珣和田承嗣准备南阳之战,剿灭唐军江南、岭南、山南、剑南等地北上勤王的主力,然后一举攻破江淮,坐拥半壁江山。
  惟一令安禄山遗憾的是玉环娘子也跟随老皇帝去了蜀地,追击已经来不及了。
  他迟早统一天下,到蜀地接回玉环娘子。
  “回陛下,京兆尹崔光远说李瑄小儿已经派兵到达陇西,为防止李瑄小儿捷足先登,当立即占领长安,重兵固守。”
  狗头军师高尚拱手向安禄山说道。
  他和大唐的文武官吏一样,下意识认为李瑄现在不可能出现在长安。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