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字色:字体:[]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460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海贸兴起后,棉布和丝绸供不应求,要不建几座纺织作坊吧。”
  福清无奈的说道:“纺织需要大量人力,朝廷采用均田制,大部分百姓都分到了土地,现在上哪雇人来做工啊。”
  陈景恪心中一动,问道:“现在人手很缺吗?”
  福清点头说道:“缺,缺的厉害。比起三年前,工钱翻了一倍,还是找不到足够的人。”
  “很多人都开始想办法,从国外购买奴仆来做工了。”
  陈景恪眉头一挑,追问道:“从外面购买奴仆?”
  福清说道:“是啊,有从南洋购买的,还有从日本、虾夷、辽东等地购买的。”
  “现在大街上时常能看到,模样和肤色不一样的奴仆。”
  陈景恪疑惑的道:“为何我没见过?”
  福清白了他一眼,说道:“你整日不是皇宫就是家里,见不到不是很正常吗。”
  “而且洛阳是京畿之地,对没有户籍的外来人员检查很严格。”
  “女奴还好,很容易就能拿到朝廷颁发的居住证明。”
  “那种做工的奴仆都是私下买入,哪敢带到这里来,在外地倒是挺多的。”
  这是朝廷有意为之,女奴只要身体健康,基本都能拿到居住证。
  工作一定年限,或者嫁人生子,直接就可以落户到夫家。
  外来的男奴想拿到居住证就很难了,基本上只有矿工一类的,才会被允许进入。
  落户几乎不太可能,除非有重大贡献。
  当然,整体被兼并的国家和部落除外,那种可以集体拿到户籍。
  陈景恪又仔细询问了奴工的事情,不过福清也多是道听途说,了解的并不是很清楚。
  他也只能将此事默默记载心里,回头让蒋瓛去好好查一查。
  此事可大可小,必须要慎重。
  倒不是他狭隘,非要搞什么纯正血统什么的。
  但就算要民族融合,也不能随随便便什么人都能融进来,必须要有个门槛。
  否则前世的欧美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非法流入的奴工,素质能高到哪里去?
  一旦泛滥开来,必然会成为隐患。
  不过这些都没必要和福清说了,了解到自己想要的信息,他就继续聊起了经商的事情。
  最终的结果还是买几条船。
  “以后朝廷每年都会往外派遣官方船队,让咱们的船跟着去就可以了,稳赚不赔的买卖。”
  “等过上几年,再看情况做别的生意。”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