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官有令 第407节(3 / 4)
可梁岳觉得自家妹妹不像是会因为儿女私情耽误修行的人,于是他选择暂且观望一下。
他悄悄收敛气息,远远尾随在二人身后,想要看看他们要去做什么。
可走出没几步,他突然发现二人的身影消失了!
嗯?
梁岳心生疑惑,以他如今的神识强度,锁定之后还能毫无痕迹的消失,除非是宗师境才能做到吧?
正纳闷着,背后突然被人拍了一下,“大哥!”
梁岳一回头,就看到梁小芸笑着站在自己背后,旁边是那名黄衫少年,他生得浓眉大眼,也是面带笑容,“梁仙官,久仰大名。”
“这位是?”梁岳不动声色地问道。
“这就是我跟你说过的那位师父。”梁小芸道:“我修行秘术道路的启蒙人。”
“在下轩辕十四。”黄衫少年自报家门道。
“轩辕兄。”梁岳抱拳施礼,略带惊奇,“居然真的如此年轻?”
他内心觉得对方应该是改变了真容的老怪物,不过这种话当面问毕竟不礼貌,对方如果不说,那他就当轩辕十四真是年轻人好了。
关于这位师父的事情,梁小芸对家人说过一些,给人的印象就是十分得神通广大。今日一见,果然有几分玄奇在身。
“容貌不过是眼中虚影,我究竟活了多少年纪,连我自己都记不清了。”轩辕十四倒是坦诚,云淡风轻地说道:“我外出许久,刚刚回到龙渊城,便找徒弟寒暄一番而已。本来不该叫你看见我的,可是我看出你马上要有一场劫数,还是现身指点一下比较好。”
……
而从刑部衙门走出的梁辅国,转身就走入了不远处的户部衙门。
左相大人驾到,不多时,户部尚书孟守愚就亲自来迎,二人坐到了户部后衙的曲水亭中。梁辅国屏退了左右,四面环绕湖光,没有第三人在场。
孟守愚容颜方正、相貌朴实,阔面长须,一副老成长者模样。
他与徐占鳌是剑道书院的同窗,与身姿丰伟、家境卓越的徐占鳌比起来,相貌平平又出身农户之家的孟守愚相当不起眼。
在后来很长一段时间里,他的学问与道行都仅次于徐占鳌,这已经很出乎书院中人的意料了。更让人没想到的是,在那年的科举之中,他一举夺得状元,反过来压了更耀眼的天骄徐占鳌一头。
二人入朝之后,他登堂入室执掌一部的速度,也比徐占鳌更快。
平日里做事十分低调,经常让人都想不起这位户部尚书,可是掌部十余年从无疏漏。
徐占鳌光芒耀眼的一生中,始终笼罩着这样一个阴影,后来的书院学子都听说过,“一生占鳌头,唯输孟守愚”。
不过两人走到一部尚书之后,貌似都到达了瓶颈,左右相分别被书院中的小一辈梁辅国、宋知礼摘下。
若说他们差在哪里,大概就是姓氏。
“左相大人来得突然,又不许有人在侧,可是有要紧大事?”孟守愚先不落座,而是出言问道。
“师兄请坐。”梁辅国对他也很客气,待对方坐下之后,才开口问道:“来找你是想打听一个人。”
“谁?”孟守愚问道。
“当年户部有一位郭复明?”梁辅国道:“关于他的死,我想再多打探一些事情。”
“他死的时候,刑部不是已经查得很清楚了吗?”孟守愚反问道:“那个时候事无巨细,应该都记入卷宗了吧。” ↑返回顶部↑
他悄悄收敛气息,远远尾随在二人身后,想要看看他们要去做什么。
可走出没几步,他突然发现二人的身影消失了!
嗯?
梁岳心生疑惑,以他如今的神识强度,锁定之后还能毫无痕迹的消失,除非是宗师境才能做到吧?
正纳闷着,背后突然被人拍了一下,“大哥!”
梁岳一回头,就看到梁小芸笑着站在自己背后,旁边是那名黄衫少年,他生得浓眉大眼,也是面带笑容,“梁仙官,久仰大名。”
“这位是?”梁岳不动声色地问道。
“这就是我跟你说过的那位师父。”梁小芸道:“我修行秘术道路的启蒙人。”
“在下轩辕十四。”黄衫少年自报家门道。
“轩辕兄。”梁岳抱拳施礼,略带惊奇,“居然真的如此年轻?”
他内心觉得对方应该是改变了真容的老怪物,不过这种话当面问毕竟不礼貌,对方如果不说,那他就当轩辕十四真是年轻人好了。
关于这位师父的事情,梁小芸对家人说过一些,给人的印象就是十分得神通广大。今日一见,果然有几分玄奇在身。
“容貌不过是眼中虚影,我究竟活了多少年纪,连我自己都记不清了。”轩辕十四倒是坦诚,云淡风轻地说道:“我外出许久,刚刚回到龙渊城,便找徒弟寒暄一番而已。本来不该叫你看见我的,可是我看出你马上要有一场劫数,还是现身指点一下比较好。”
……
而从刑部衙门走出的梁辅国,转身就走入了不远处的户部衙门。
左相大人驾到,不多时,户部尚书孟守愚就亲自来迎,二人坐到了户部后衙的曲水亭中。梁辅国屏退了左右,四面环绕湖光,没有第三人在场。
孟守愚容颜方正、相貌朴实,阔面长须,一副老成长者模样。
他与徐占鳌是剑道书院的同窗,与身姿丰伟、家境卓越的徐占鳌比起来,相貌平平又出身农户之家的孟守愚相当不起眼。
在后来很长一段时间里,他的学问与道行都仅次于徐占鳌,这已经很出乎书院中人的意料了。更让人没想到的是,在那年的科举之中,他一举夺得状元,反过来压了更耀眼的天骄徐占鳌一头。
二人入朝之后,他登堂入室执掌一部的速度,也比徐占鳌更快。
平日里做事十分低调,经常让人都想不起这位户部尚书,可是掌部十余年从无疏漏。
徐占鳌光芒耀眼的一生中,始终笼罩着这样一个阴影,后来的书院学子都听说过,“一生占鳌头,唯输孟守愚”。
不过两人走到一部尚书之后,貌似都到达了瓶颈,左右相分别被书院中的小一辈梁辅国、宋知礼摘下。
若说他们差在哪里,大概就是姓氏。
“左相大人来得突然,又不许有人在侧,可是有要紧大事?”孟守愚先不落座,而是出言问道。
“师兄请坐。”梁辅国对他也很客气,待对方坐下之后,才开口问道:“来找你是想打听一个人。”
“谁?”孟守愚问道。
“当年户部有一位郭复明?”梁辅国道:“关于他的死,我想再多打探一些事情。”
“他死的时候,刑部不是已经查得很清楚了吗?”孟守愚反问道:“那个时候事无巨细,应该都记入卷宗了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