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没事,局里报销。”
  俩人去食堂打了饭,找了个角落坐下。施也看着郎月慈的餐盘,说:“你吃得也太少了。体力跟得上吗?”
  “我胃不好,吃多了难受。”
  “不会饿吗?”
  “饿了再吃。”
  “全凭身体本能反应是吧?”施也道,“不过也是,你们这工作忙起来黑天白夜的,作息颠倒,很多都有胃病。我同事说过,学生上学时候有多规律,上了班就有多不规律。”
  “确实是,上学时候那个作息,毕了业就再没有过。所以听说你按照学校作息时我真是既怀念又惊讶。”
  “倒也没那么严格。我只是起得早,但我睡得比学生晚。”
  “那不是更惨了吗?”郎月慈失笑,“听你这么说,平常工作很忙吧?”
  “上课备课写论文改论文,还有各种会。其实不算忙,只是特别繁琐,不过习惯了。我上班能摸鱼,你们办案可不能,还是你们比较辛苦。”
  “我也不累,我都不跟案子。”
  “你……”
  “我身体不好,队里照顾我。”郎月慈扯出一个微笑,“不说这些了,视频你看得怎么样了?”
  施也当然不会强迫郎月慈继续刚才的话题,于是回答道:“杜君衡确实有隐瞒。”
  “请教一下,在开倍速的情况下为什么还能给出这样的结论?不会有偏差吗?”
  施也答:“开倍速看整个过程中某些特定动作的频率。重点不在于说什么,而在于看有没有反复多次的异常肢体反馈。最简单的,比如摸鼻子,眼神飘忽,反复搓手。还有就是看动作的变化和倾向性。如果出现多次明显有指向性的动作,基本就能给出判断。当然,这个确实有误差,所以我才要再原速重新看一遍,捕捉细节。”
  “要练会这个技能难吗?”
  “不难,但是耗时间。除了理论基础以外,还需要大量的审讯视频作为训练,简单说就是熟能生巧。看一个看不准,看十个有点儿感觉,看过成百上千个案例之后自然就会了。”
  郎月慈又问:“那你训练多了会不会看人的时候自然就开始分析?”
  “你说生活中?”施也摇头,“我平常不分析人。要是见个人就分析,我得累死。可能日常说话交谈的时候会无意识带出一些交往的技巧,但那都无关痛痒。我不会一见面盯着个人就开始分析这人什么性格,什么习惯。而且也分析不出来什么,就算是心理咨询,那也得先倾听,找到基线,再开始对应进行疏导。心理学是科学不是玄学。”
  “我知道。心理学不是万能的。”
  “对。所以不要神化它。”施也看郎月慈已经放下筷子,玩笑着说道,“你这样显得我很能吃。”
  “放心,这样的吃饭速度只能让别人看出来你不是一线外勤。其实你穿警服就好了,别人一看灰衔就懂了。”
  施也说:“我要穿上警服,那就没人跟我坐一桌吃饭了。”
  “为什么?因为老师的气质掩盖不住了?”
  施也不置可否地笑了笑,没回答,而是提起了另一个话题:“下午我想去现场看看,方便吗?”
  “我跟成支打声招呼就行。”郎月慈停顿了片刻,又问,“老师能开课吗?”
  “可以,不过我去现场也只能从我的专业来分析,你提前跟他们说好,可能学不到什么。”
  “我还没说给谁开课呢。”
  “徐圣昭和张尚翔。”施也回答。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