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2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施也看了他一眼,点头:“对。遗忘的物品映射着内心的逃避;舍不得处理的物品则是内心的执念。这套餐具映射的是死者的执念与逃避。用人话说就是,死者有一段既不想忘又不想面对的经历和回忆投射在了这套瓷器上。”
  张尚翔:“那……这和案子有关系吗?”
  施也回答:“要看案件性质。如果是随机作案,关联性很低。但如果是熟人作案,有存在有关联的可能。犯罪学中有一个子领域叫做受害者学,在熟人作案的案件中,通过分析受害者的经历和受害者与罪犯之间的关系,是有可能推导出犯罪动机的。虽然受害者学的主要研究目的是在帮助受害者,但不妨碍它能协助侦破。对于这个案子来说,既然已经这么久没有进展了,分析一下受害者或许有用。就算最后确认没有关联,也是排除了一条错误信息。你们俩先整理着,我去卧室看看。”
  郎月慈很快跟上施也,低声说:“看这里。”
  “嗯?”
  郎月慈打开了卧室的衣柜。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按照长短顺序悬挂得整整齐齐的衣服。衣柜下层则是同样非常整齐的裤子。双开门衣柜里面,上下两层一共只有三个颜色:紫色、深灰色和黑色。
  施也深吸了一口气,接着拿出手机给衣柜拍了照。
  “死者会是强迫症吗?”郎月慈问。
  “强迫症的诊断不能这么武断,现有的情况不足以给出结论。大众口中的强迫症其实绝大部分只能勉强算作强迫行为,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强迫症。”施也收起手机看向郎月慈,“当然,人的心理状态会投射在行为上。不过我对色彩心理学这个领域确实没有太多研究,此时此刻我给不出更多的结论。所以,我想听听你的看法,不从心理学角度,或许会给我启发。”
  “死者退休前是语文老师。教师这个职业对于服装是有要求的,但并不像咱们这样严格,而且教师有假期,死者也已经退休,我认为这样大面积的深色系衣服并不完全与职业有关。”郎月慈走到衣柜前比划了一下,“黑色和灰色占比超过三分之二,且有磨损痕迹,证明是常穿的。但这些紫色的衣服……我说不上来,只是觉得这颜色不搭。”
  施也思考片刻,说:“因为这些颜色是轻盈的淡紫色,而不是感官上更偏沉稳的深紫色。三分之二的黑色和深灰色给死者的穿衣风格铺设了一个基础,即以沉闷的深色系为主。所以当出现紫色的时候,会下意识地认为同属于深色系的深紫色会更符合死者的取向。”
  “是这样的。”郎月慈点头,“不过你不是说对色彩心理学没研究吗?”
  “色彩心理学只是心理学的分支,底层逻辑是一样的。”
  施也走到郎月慈旁边,接着问:“你为什么对我那本书那么在意?”
  “因为我看过那本书。我觉得没有心理学基础或者没有极大兴趣的很难读下去。”
  “真委婉。”施也笑了笑,“不过我没想到你还看过我的书。”
  郎月慈看过的不止那一本,实际上施也写的所有公开出版的书,他都读过。不过他没打算拿这个来邀功讨好,自然也就没提。
  “惭愧,那本书我没读完。”他说。
  “这没什么。”施也并不在意。
  有出版著作也是教授遴选评分的一个加分项,当年正好有出版的机会,施也就把自己过往的学术论文做了汇总整理,写成了那本书。学术类著作不是面向大众的科普读物,说是晦涩难懂、诘屈聱牙也不为过。除非是同样做犯罪心理学研究的,或者对这个领域有极大热忱和兴趣的,否则即便像郎月慈这样有相关工作经验的业内人士,要想读完那本书也不容易。
  郎月慈接着说:“就是因为我没读下去,我在看到那本书被压在死者身下的时候才会觉得奇怪。这么难读的书,真的不像死者会看的。”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