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2 / 3)
施也来了之后既没有穿过警服,也没提过他调研员的身份,只说自己是公大老师,即便是韦亦悦都快“贴脸开大”了,他也没想着拿自己的级别身份来压人一头,只是就事论事,用符合自己教师身份的语气和态度来给出回应。
现在知道了施也的多重身份,大家自然而然地低声议论起来。顾载阳的如实回答以及周遭窃窃私语的声音都让韦亦悦如坐针毡。
“郎哥?”顾载阳不知前情,有些惶恐地低声问道,“是我说错话了吗?”
“没错。”郎月慈安慰道,“我们这儿已经很久没有接待过调研员来协助办案了,所以大家才觉得惊讶。而且施教授这么年轻,大家这是感慨你老师很厉害呢。”
“我老师确实厉害。”顾载阳难掩骄傲。
审讯室内,施也一直在引导杜君衡谈论王淑。从二人的婚姻,聊到了中年失独,最终聊到了王淑的病,以及他们在法律上已经结束的婚姻。
杜君衡说:“最开始我是不同意离婚的。她生了病,身边就只有我一个人了,于情于理我都不该扔下她。可是她以死相逼,如果我不同意离婚,她就不吃药不治疗,甚至有一次,她还动了刀。我实在是怕了,所以同意了。”
施也问道:“她有说为什么一定要离婚吗?”
杜君衡摇头:“她没说。离婚之后的那半年,我确实没再见过她。但后来她开始靶向治疗,需要人照顾,她妹妹联系了我,我才重新回到她身边。我们的关系也缓和了,但她却没打算复婚。我不想因为这事跟她争吵惹她生气,就顺着她了。”
第25章
谈话已经持续了一个多小时,施也的笔记也已经记满了整整六页。他翻开新的一页,调整了一下坐姿,说:“现在我们该聊聊案发前后的事情了。很抱歉还需要你回忆这段痛苦的经历。”
杜君衡摇头。
施也放缓了语气,提问:“跟我讲讲当天都发生了什么,好吗?”
杜君衡说:“我是5号去的大安,跟老孙约的是6号。6号那天我们全天都在一起,晚上老孙跟我回了旅店。他不到十点就睡了,我睡不着,就刷手机。旅店隔音很差,晚上隔壁的动静听得很清楚,我就有点儿难受,后来实在忍不住了,我看老孙睡得熟,就偷偷溜出来,开车回了家。那会儿王淑还没睡,看见我回去还吓了一跳,问我发生什么了。我说我想她了,然后我们俩就……当然,她身体已经很差了,我不可能太过分,没怎么动她就说难受,来不了。我就喂她吃了药,把她哄睡,然后就走了。”
“为什么还要走?”施也问。
“我出来得急,手机都没拿,而且我也不想让老孙知道这事。我回去之后看老孙还睡着,心里才踏实。后来在大安又待了两天才回家。”
“你名下有车,也会开车,为什么还要在大安租车?从容新到大安,走高速很快就能到。”
“我不喜欢开车,尤其不喜欢开长途,繁繁出事后,我就很少再开长途了。在大安租车是因为市内开车比较方便,综合算下来也比打车便宜。”
杜君衡的女儿杜若繁在十多年前因车祸去世,父亲在女儿去世之后选择避开女儿的死因,这确实是个合理的解释。
施也问:“那天晚上你们见面之后,你有再联系她吗?”
“我给她发了消息,但是她没回。”
“没有打电话?”
“没有。”杜君衡摇头,“她原本就睡眠不好,病了之后就更怕声响,手机的铃声会吵到她,所以我们之间都是我发消息,她打电话。那天临走时候她状态还不错,我们约好了等我从大安回来就搬回家照顾她。结果我刚回家,就接到了警察的电话。”
施也没有再追问,他停了笔,看向杜君衡,说道:“我接下来的问题是与测谎有关的,所以我需要你认真思考之后再给出答案。在你过去的人生中,你有想过要杀人吗?”
杜君衡:“没有,我没想过。”
施也继续问:“做个假设,如果你打算杀死一个人,你计划用什么方法?”
“用……药吧?”杜君衡回答。
“还有别的吗?”
“绳子?或者推下楼?”
这明显是询问的语气,然而施也并没有给出回复,只是沉默地看着杜君衡。 ↑返回顶部↑
现在知道了施也的多重身份,大家自然而然地低声议论起来。顾载阳的如实回答以及周遭窃窃私语的声音都让韦亦悦如坐针毡。
“郎哥?”顾载阳不知前情,有些惶恐地低声问道,“是我说错话了吗?”
“没错。”郎月慈安慰道,“我们这儿已经很久没有接待过调研员来协助办案了,所以大家才觉得惊讶。而且施教授这么年轻,大家这是感慨你老师很厉害呢。”
“我老师确实厉害。”顾载阳难掩骄傲。
审讯室内,施也一直在引导杜君衡谈论王淑。从二人的婚姻,聊到了中年失独,最终聊到了王淑的病,以及他们在法律上已经结束的婚姻。
杜君衡说:“最开始我是不同意离婚的。她生了病,身边就只有我一个人了,于情于理我都不该扔下她。可是她以死相逼,如果我不同意离婚,她就不吃药不治疗,甚至有一次,她还动了刀。我实在是怕了,所以同意了。”
施也问道:“她有说为什么一定要离婚吗?”
杜君衡摇头:“她没说。离婚之后的那半年,我确实没再见过她。但后来她开始靶向治疗,需要人照顾,她妹妹联系了我,我才重新回到她身边。我们的关系也缓和了,但她却没打算复婚。我不想因为这事跟她争吵惹她生气,就顺着她了。”
第25章
谈话已经持续了一个多小时,施也的笔记也已经记满了整整六页。他翻开新的一页,调整了一下坐姿,说:“现在我们该聊聊案发前后的事情了。很抱歉还需要你回忆这段痛苦的经历。”
杜君衡摇头。
施也放缓了语气,提问:“跟我讲讲当天都发生了什么,好吗?”
杜君衡说:“我是5号去的大安,跟老孙约的是6号。6号那天我们全天都在一起,晚上老孙跟我回了旅店。他不到十点就睡了,我睡不着,就刷手机。旅店隔音很差,晚上隔壁的动静听得很清楚,我就有点儿难受,后来实在忍不住了,我看老孙睡得熟,就偷偷溜出来,开车回了家。那会儿王淑还没睡,看见我回去还吓了一跳,问我发生什么了。我说我想她了,然后我们俩就……当然,她身体已经很差了,我不可能太过分,没怎么动她就说难受,来不了。我就喂她吃了药,把她哄睡,然后就走了。”
“为什么还要走?”施也问。
“我出来得急,手机都没拿,而且我也不想让老孙知道这事。我回去之后看老孙还睡着,心里才踏实。后来在大安又待了两天才回家。”
“你名下有车,也会开车,为什么还要在大安租车?从容新到大安,走高速很快就能到。”
“我不喜欢开车,尤其不喜欢开长途,繁繁出事后,我就很少再开长途了。在大安租车是因为市内开车比较方便,综合算下来也比打车便宜。”
杜君衡的女儿杜若繁在十多年前因车祸去世,父亲在女儿去世之后选择避开女儿的死因,这确实是个合理的解释。
施也问:“那天晚上你们见面之后,你有再联系她吗?”
“我给她发了消息,但是她没回。”
“没有打电话?”
“没有。”杜君衡摇头,“她原本就睡眠不好,病了之后就更怕声响,手机的铃声会吵到她,所以我们之间都是我发消息,她打电话。那天临走时候她状态还不错,我们约好了等我从大安回来就搬回家照顾她。结果我刚回家,就接到了警察的电话。”
施也没有再追问,他停了笔,看向杜君衡,说道:“我接下来的问题是与测谎有关的,所以我需要你认真思考之后再给出答案。在你过去的人生中,你有想过要杀人吗?”
杜君衡:“没有,我没想过。”
施也继续问:“做个假设,如果你打算杀死一个人,你计划用什么方法?”
“用……药吧?”杜君衡回答。
“还有别的吗?”
“绳子?或者推下楼?”
这明显是询问的语气,然而施也并没有给出回复,只是沉默地看着杜君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