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2 / 3)
但当警方着手调查这件事情的时候,群主“倾听者”却早已经解散了群聊,就连林凌的好友列表里都已经查无此人,不止如此,他连夜注销了自己在所有论坛上的账号,李雨婷的死引来了警方的注意,这让他意识到自己必须立刻“潜入水中”,隐藏行踪。
不过,警方自然有警方的调查手段,技术人员连夜调取“悬崖后的星空”群的聊天记录云端备份,那些在视频里狂欢的言论被逐字还原:
“天线宝宝挖坟墓”(本名赵磊,29岁,失业青年):割深点啊妹妹,浅了怎么见星星?
“我有玉玉症”(本名刘娜,19岁,职高学生):发个流血视频看看,不然就是装的!
“星空捕手”(本名王强,35岁,互联网公司职员):录屏了吗?这可是经典镜头,要传给新人看。
“倾听小玲的声音”(本名王玲,20岁,ktv陪酒女):去吧,去另一个世界,你会得到真正的安宁。
……
此番种种,不计其数,令人发指!
根据《刑法》第293条与《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2条,警方对涉案的17名群成员采取强制措施。
其中赵磊因多次发布煽动性言论,被以“寻衅滋事罪”刑事拘留;刘娜因参与制作传播血腥内容,被处以行政拘留15日;王强等6人因涉嫌“帮助他人自杀”被立案侦查……
审讯室里,赵磊颤抖着承认:“我只是觉得好玩,我以为,这是他们自己的选择,与我无关……”
而刘娜哭花了妆的脸上,还留着模仿群里“丧文化”画的下眼线:“我……我只是分享了自己生活的不如意,我不知道这也有罪啊……”
王玲更是哭个不停,声称自己做错了,下次再也不加这种群了。
……
可警方不会听信一面之词,办案,讲究的是证据。
技术部门对所有成员的设备进行深度扫描,发现更触目惊心的事实:这些被抓捕归案的人中,多数人电脑里存有自杀诱导视频合辑,文件夹命名为“星星归巢计划”,其中部分视频的拍摄角度与陈雨婷自杀现场完全一致,暗示着这并非首次直播自杀。
此外,林凌还在一份加密文档里看到群主“倾听者”的培训话术:“要让他们觉得被理解,然后慢慢植入‘解脱是唯一出路’的概念,时机成熟时,用‘星空仪式’作为最终诱导……你们放心吧,这一切不过是他们自己的选择,你们不过是帮助他们去到另一个安宁的世界,就算警方调查起来,你们也是无罪的。”
种种证据都在显示,群主“倾听者”才是背后的操控者。
是他将这所有人都聚集在了一起,也是他最先引导大家考虑轻生。
可最后,这个人,却查无此人,关于他的追查都陷入了死局。
他使用的□□号注册信息为虚假资料,ip地址经多次跳转后指向境外服务器,技术专家老周盯着屏幕上滚动的代码,烟灰缸里堆起小山:“他用了多层□□,邮箱是匿名注册,甚至可能用了暗网工具,这人有点本事啊,不像是普通的网民。”
更诡异的是,陈雨婷自杀当晚,“倾听者”的所有网络痕迹突然彻底消失——贴吧账号、社交平台、甚至曾用来联系林凌的临时邮箱,都在同一时间注销,仿佛从未存在过。
警方排查了所有死者的社会关系,试图找到“倾听者”的现实身份。
警方发现,李长玲的便利店监控显示,她生前常与一个戴口罩的男子交谈,但画面太模糊无法辨认;王乐的同事回忆,他去世前曾收到过一个匿名包裹,里面是本《存在与虚无》,扉页用钢笔写着“向死而生”;而陈雨婷的母亲也回忆到,在女儿生前,曾经有一个陌生的人频频打电话给女儿,女儿给他的备注是:星星的倾听者……
可但这些线索都如断线的风筝,消失在城市的钢筋水泥中。
对方是一个高明的老手,没有留下任何可以调查的证据。
从作案之初,他就已经策划好了一切,哪怕有朝一日东窗事发,他也能摘干净自己。
……
林凌表情阴沉地站在新隆公寓17楼房间里,这里是陈雨婷的出租屋,他站在窗前,手里捏着女孩日记里夹着的大学录取通知书复印件。
照片上的少女笑靥如花,背景是母校的钟楼。 ↑返回顶部↑
不过,警方自然有警方的调查手段,技术人员连夜调取“悬崖后的星空”群的聊天记录云端备份,那些在视频里狂欢的言论被逐字还原:
“天线宝宝挖坟墓”(本名赵磊,29岁,失业青年):割深点啊妹妹,浅了怎么见星星?
“我有玉玉症”(本名刘娜,19岁,职高学生):发个流血视频看看,不然就是装的!
“星空捕手”(本名王强,35岁,互联网公司职员):录屏了吗?这可是经典镜头,要传给新人看。
“倾听小玲的声音”(本名王玲,20岁,ktv陪酒女):去吧,去另一个世界,你会得到真正的安宁。
……
此番种种,不计其数,令人发指!
根据《刑法》第293条与《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2条,警方对涉案的17名群成员采取强制措施。
其中赵磊因多次发布煽动性言论,被以“寻衅滋事罪”刑事拘留;刘娜因参与制作传播血腥内容,被处以行政拘留15日;王强等6人因涉嫌“帮助他人自杀”被立案侦查……
审讯室里,赵磊颤抖着承认:“我只是觉得好玩,我以为,这是他们自己的选择,与我无关……”
而刘娜哭花了妆的脸上,还留着模仿群里“丧文化”画的下眼线:“我……我只是分享了自己生活的不如意,我不知道这也有罪啊……”
王玲更是哭个不停,声称自己做错了,下次再也不加这种群了。
……
可警方不会听信一面之词,办案,讲究的是证据。
技术部门对所有成员的设备进行深度扫描,发现更触目惊心的事实:这些被抓捕归案的人中,多数人电脑里存有自杀诱导视频合辑,文件夹命名为“星星归巢计划”,其中部分视频的拍摄角度与陈雨婷自杀现场完全一致,暗示着这并非首次直播自杀。
此外,林凌还在一份加密文档里看到群主“倾听者”的培训话术:“要让他们觉得被理解,然后慢慢植入‘解脱是唯一出路’的概念,时机成熟时,用‘星空仪式’作为最终诱导……你们放心吧,这一切不过是他们自己的选择,你们不过是帮助他们去到另一个安宁的世界,就算警方调查起来,你们也是无罪的。”
种种证据都在显示,群主“倾听者”才是背后的操控者。
是他将这所有人都聚集在了一起,也是他最先引导大家考虑轻生。
可最后,这个人,却查无此人,关于他的追查都陷入了死局。
他使用的□□号注册信息为虚假资料,ip地址经多次跳转后指向境外服务器,技术专家老周盯着屏幕上滚动的代码,烟灰缸里堆起小山:“他用了多层□□,邮箱是匿名注册,甚至可能用了暗网工具,这人有点本事啊,不像是普通的网民。”
更诡异的是,陈雨婷自杀当晚,“倾听者”的所有网络痕迹突然彻底消失——贴吧账号、社交平台、甚至曾用来联系林凌的临时邮箱,都在同一时间注销,仿佛从未存在过。
警方排查了所有死者的社会关系,试图找到“倾听者”的现实身份。
警方发现,李长玲的便利店监控显示,她生前常与一个戴口罩的男子交谈,但画面太模糊无法辨认;王乐的同事回忆,他去世前曾收到过一个匿名包裹,里面是本《存在与虚无》,扉页用钢笔写着“向死而生”;而陈雨婷的母亲也回忆到,在女儿生前,曾经有一个陌生的人频频打电话给女儿,女儿给他的备注是:星星的倾听者……
可但这些线索都如断线的风筝,消失在城市的钢筋水泥中。
对方是一个高明的老手,没有留下任何可以调查的证据。
从作案之初,他就已经策划好了一切,哪怕有朝一日东窗事发,他也能摘干净自己。
……
林凌表情阴沉地站在新隆公寓17楼房间里,这里是陈雨婷的出租屋,他站在窗前,手里捏着女孩日记里夹着的大学录取通知书复印件。
照片上的少女笑靥如花,背景是母校的钟楼。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