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陶华知道,陶冠泽要的不是 “我很努力” 这样的空话,而是实打实的、能拿得出手的成果。
  她端起桌上的水杯,喝了一口,道:“今年下半年,我将作为主演,跟着剧团去国外巡演,演的是咱们的经典戏《穆桂英挂帅》。”
  “真的?”
  陶华笑着点头:“是真的,刘团长上周刚跟我们说的。”
  她也不敢相信自己能走到这步。
  刚进剧团的时候,她还是个什么都不懂的新人,每天天不亮就起床,五点准时到练功房练嗓、踢腿、下腰。
  尤其夏天的时候,练功房里像个蒸笼,汗水顺着脸颊往下淌,把练功服都浸透了,她还是不敢停,生怕比别人少练一会儿,就落了后。
  一起进剧团的二十多个人,第一年下来,就走了七八个。有人受不了苦,有人觉得看不到希望。
  她做过无数次替补,演过最多的就是 “龙套”。哪怕只有一个亮相的机会,她也会提前把动作练上几百遍,上千遍,确保万无一失。
  真正的转机,是在两年前,剧团排了《霸王别姬》,晚上就要演出,票都卖出去了,扮演虞姬的主演突然发起了高烧,连站都站不稳。
  后台乱成一团,有人建议取消演出,有人提议换人但担心砸了招牌。
  紧要关头,刘团长力排众议,指着陶华:“你上。”
  上台前,陶华的手还在发抖,可当她挑帘走出去,看到台下黑压压的观众,听到熟悉的锣鼓声,心里的紧张突然就消失了。
  她不再是陶华,她就是虞姬。
  那场戏演完,台下的掌声响了足足有五分钟。
  散场后,有个头发花白的老先生特意找到后台,拉着陶华的手说:“小姑娘,你演的虞姬有股子灵气!悲而不伤,艳而不俗,好!”
  后来她才知道,这位老先生,是刘团长的师傅,她的师爷,京剧界的泰斗人物。
  从那以后,陶华渐渐有了更多的机会。
  但真正让她站稳脚跟的,是去年剧团复排《穆桂英挂帅》。这是京剧里的经典大戏,“穆桂英”这个角色,更是所有旦角都想争取的。
  剧团里总共十几个竞争者,要经过三轮选拔,比唱段,比身段,再加现场排戏,看谁能把穆桂英的英气和柔情演出来。
  陶华为了这个角色,几乎住在了练功房。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剩下的时间都在琢磨戏 。
  她对着镜子练眼神,一遍遍地调整眼角眉梢的弧度,既要威武又不能太过刚硬,既要柔美又不能显得娇弱。
  她跟着老师傅学唱腔,一个字一个字地抠,一个音一个音地磨。
  每一个动作她都要反复调整,确保一招一式都利落好看。
  最难的是那段著名的“枪花”。陶华的手被枪杆磨出了水泡,水泡破了结成茧,茧又磨破,如此反复。
  选拔当天,陶华是最后一个上场的。
  前面已经有了好几个表现极为出色的演员,尤其是团里公认的台柱子吕师姐,表演得尤为精彩。
  压力如山般压来,陶华深吸一口气,对自己说:“就把这当成最后一场戏来演。”
  唱、念、做、打,手、眼、身、法、步,陶华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音调都恰到好处。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