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2 / 3)
她深吸一口气,继续道:“害怕如果我们真的开始了,万一、万一将来某天因为什么原因分开了……那是不是……连像现在这样做朋友的机会都没有了?”
第78章
“我……我宁愿维持现状,也不想彻底失去你,哪怕只是作为朋友待在你身边……”
窗外的霓虹灯光透过洁净的玻璃,在她低垂的侧脸上投下斑驳晃动的光影。
宋远舟静静地看着她,听着她深藏心底的恐惧,目光深沉。
他等了片刻,问道:“那……现在呢?现在……你还这么想吗?”
他的手指在桌下不自觉地微微收紧,屏息等待着她的答案,就像在等待一个重要的宣判。
陶乐迎像是终于下定了决心,她抬起头,直视着宋远舟的眼睛:“现在……我不想再躲了,也不想再害怕那些还没发生的‘万一’了。宋远舟,我想和你在一起。”
这一刻,周围世界的所有喧嚣似乎瞬间被按下了静音键,彻底远去消失了。
宋远舟的唇角无法控制地扬起,眼睛更是亮得惊人。
恰在此时,侍者端着第一道热气腾腾的菜肴走来,蒸腾的白色热气在两人之间袅袅升起,模糊了彼此眼中几乎要满溢出来的爱意。
自那晚之后,宋远舟和陶乐迎的关系进入了全新的阶段。
只要是工作安排允许,陶乐迎的每一场比赛,宋远舟都必定到场,化身为她最忠实的观众。
两周后,陶乐迎飞赴美国参加一项重要的匹克球公开赛,宋远舟也调整了繁重的工作行程,一路相伴。
很快,陶乐迎顺利挺进了半决赛。
体育馆内,巨大的椭圆形看台被热情的观众填满,聚光灯精准地打在中央那方墨绿色的匹克球场上,将每一寸地面都照得清晰无比。
裁判一声令下,比赛正式拉开帷幕。
陶乐迎的对手是一位来自北美洲的选手,身高臂长,以势大力沉的暴力打法闻名。
开局,对手便毫不留情,一记势大力沉的下手发球如出膛炮弹,带着剧烈的平击旋转,精准地砸向陶乐迎一方的发球区深区,意图将她牢牢压制在底线,为随后的上网抢攻创造先机。
然而,陶乐迎并未慌乱。
就在对手抛球引拍的瞬间,她已经通过其细微的身体姿态和挥臂轨迹,预判到这很可能是一个压向外角深区的球。
在对手击球的同时,陶乐迎右脚向右侧方蹬地,以一个流畅而迅疾的侧滑步结合交叉步,精准地移动到预估的落点位置。
面对如此重球,硬碰硬并非上策。陶乐迎深知这一点。
因此,她在移动到位后,膝盖弯曲,身体重心降得更低,持拍手臂充分后引,但在击球瞬间,她并未发力猛抽,而是利用身体前迎的惯性,拍面微微后仰,巧妙地做了一个平击切削的动作。
这个技术动作的核心是“借力”与“卸力”,如同太极般以柔克刚,将对手施加在球上的巨大冲击力巧妙地化解、吸收,并赋予球一个略带下旋的回击轨道。
这一拍高质量的回球,让对手无法在第一拍就建立起致命的进攻态势,并将对手也拉回到底线,破坏了其可能的上网计划。
完成这记接发球后,陶乐迎没有丝毫停顿,立刻回到场地中央的有利位置。
她的身体微微前倾,眼神警惕,已经做好了迎接下一拍的准备。
经过几局的适应与仔细观察,陶乐迎逐渐摸清了对手的击球节奏和习惯线路,并巧妙地运用精准的底线深区长球,将对手牢牢压制在底线之后。
紧接着,她看准时机,突然放出一个带着强烈旋转,过网即坠的网前小球,迫使身材高大的对手不得不狼狈地弯腰疾冲至网前,进行被动的低位回球。 ↑返回顶部↑
第78章
“我……我宁愿维持现状,也不想彻底失去你,哪怕只是作为朋友待在你身边……”
窗外的霓虹灯光透过洁净的玻璃,在她低垂的侧脸上投下斑驳晃动的光影。
宋远舟静静地看着她,听着她深藏心底的恐惧,目光深沉。
他等了片刻,问道:“那……现在呢?现在……你还这么想吗?”
他的手指在桌下不自觉地微微收紧,屏息等待着她的答案,就像在等待一个重要的宣判。
陶乐迎像是终于下定了决心,她抬起头,直视着宋远舟的眼睛:“现在……我不想再躲了,也不想再害怕那些还没发生的‘万一’了。宋远舟,我想和你在一起。”
这一刻,周围世界的所有喧嚣似乎瞬间被按下了静音键,彻底远去消失了。
宋远舟的唇角无法控制地扬起,眼睛更是亮得惊人。
恰在此时,侍者端着第一道热气腾腾的菜肴走来,蒸腾的白色热气在两人之间袅袅升起,模糊了彼此眼中几乎要满溢出来的爱意。
自那晚之后,宋远舟和陶乐迎的关系进入了全新的阶段。
只要是工作安排允许,陶乐迎的每一场比赛,宋远舟都必定到场,化身为她最忠实的观众。
两周后,陶乐迎飞赴美国参加一项重要的匹克球公开赛,宋远舟也调整了繁重的工作行程,一路相伴。
很快,陶乐迎顺利挺进了半决赛。
体育馆内,巨大的椭圆形看台被热情的观众填满,聚光灯精准地打在中央那方墨绿色的匹克球场上,将每一寸地面都照得清晰无比。
裁判一声令下,比赛正式拉开帷幕。
陶乐迎的对手是一位来自北美洲的选手,身高臂长,以势大力沉的暴力打法闻名。
开局,对手便毫不留情,一记势大力沉的下手发球如出膛炮弹,带着剧烈的平击旋转,精准地砸向陶乐迎一方的发球区深区,意图将她牢牢压制在底线,为随后的上网抢攻创造先机。
然而,陶乐迎并未慌乱。
就在对手抛球引拍的瞬间,她已经通过其细微的身体姿态和挥臂轨迹,预判到这很可能是一个压向外角深区的球。
在对手击球的同时,陶乐迎右脚向右侧方蹬地,以一个流畅而迅疾的侧滑步结合交叉步,精准地移动到预估的落点位置。
面对如此重球,硬碰硬并非上策。陶乐迎深知这一点。
因此,她在移动到位后,膝盖弯曲,身体重心降得更低,持拍手臂充分后引,但在击球瞬间,她并未发力猛抽,而是利用身体前迎的惯性,拍面微微后仰,巧妙地做了一个平击切削的动作。
这个技术动作的核心是“借力”与“卸力”,如同太极般以柔克刚,将对手施加在球上的巨大冲击力巧妙地化解、吸收,并赋予球一个略带下旋的回击轨道。
这一拍高质量的回球,让对手无法在第一拍就建立起致命的进攻态势,并将对手也拉回到底线,破坏了其可能的上网计划。
完成这记接发球后,陶乐迎没有丝毫停顿,立刻回到场地中央的有利位置。
她的身体微微前倾,眼神警惕,已经做好了迎接下一拍的准备。
经过几局的适应与仔细观察,陶乐迎逐渐摸清了对手的击球节奏和习惯线路,并巧妙地运用精准的底线深区长球,将对手牢牢压制在底线之后。
紧接着,她看准时机,突然放出一个带着强烈旋转,过网即坠的网前小球,迫使身材高大的对手不得不狼狈地弯腰疾冲至网前,进行被动的低位回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