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2 / 4)
记忆里,母亲早早没了,十年后父亲也没了。
二嫂生完二胎后,也分了家。
自己当时在北方龙京打工认识了同样在那里打工的丈夫,一来二去有了感情。
可两个人能力都有限,两家也没现在这样的光景。
因此,她先带着郭竹生回家给兄嫂们看了看,从家乡办好结婚证明后,又独自跟着他回到北方老家。
婚服是丈夫在龙京的时候特意买的红色长裙,没有首饰,更没这么多们见证自己的婚礼。
“这孩子,终是舍不得家里吧?”
见她眼眶红了,在这帮她换嫁衣的伯娘嫂子姐姐侄女们纷纷调侃,“之前还巴巴的想嫁人,现在就要哭鼻子了?”
“再怎样想嫁人,也难免会哭鼻子啊。”
有姐姐替她说话,“我们哪个出嫁时不哭上一鼻子?”
“不是不开心,就是突然想到点什么,就忍不住想哭那样子。”
在场都是过来人,所以都有经验。
易蓉坤默默流泪却没参与她们的讨论。
这辈子,真好,真圆满。
还是喜欢这种没有遗憾的人生,哪怕记忆里的人生再怎么不错,也还是现在的日子最好。
换好衣服,易蓉坤走出房间,外面宴席早已摆好,大家正等着出嫁女出来,就开席。
这也是他们这边的习俗,嫁女的一方,宴席在早晨摆。
娶媳的一方,则是中午摆宴。
此时郭竹生带着营队兄弟一起来接亲,他时不时往易蓉坤居住的小院门口看上一眼。
易蓉坤在家族姐妹侄女们的陪同下走出来,司仪立即高声喊:“开宴。”
于是大家各自找桌坐下,人齐开吃。
易蓉坤在易家众姐妹的陪同下,吃过早饭却并未离席。
更没做别的运作。
那边有人提醒郭竹生:“竹生,时候不早了,你去接小妹啊。”
“你不喊她,不接她回家,她是不会和你走的。”
这也是这边的习俗,姑娘出嫁,在丈夫没亲口来喊人之前,绝对不能出门。
这一是代表是男方主动来求娶的,不是自己巴巴跟着你去的。
二也是若将来夫妻闹矛盾吵架的时候,男人若敢喊你滚,你就能理直气壮的回:
“当初是你巴巴接我回来的,不是我不要脸跟你回来的,你没资格喊我滚。”
这是女方最大的底气,也或许这就是蜀洲男人之所以能成为耙耳朵的原因之一吧。 ↑返回顶部↑
二嫂生完二胎后,也分了家。
自己当时在北方龙京打工认识了同样在那里打工的丈夫,一来二去有了感情。
可两个人能力都有限,两家也没现在这样的光景。
因此,她先带着郭竹生回家给兄嫂们看了看,从家乡办好结婚证明后,又独自跟着他回到北方老家。
婚服是丈夫在龙京的时候特意买的红色长裙,没有首饰,更没这么多们见证自己的婚礼。
“这孩子,终是舍不得家里吧?”
见她眼眶红了,在这帮她换嫁衣的伯娘嫂子姐姐侄女们纷纷调侃,“之前还巴巴的想嫁人,现在就要哭鼻子了?”
“再怎样想嫁人,也难免会哭鼻子啊。”
有姐姐替她说话,“我们哪个出嫁时不哭上一鼻子?”
“不是不开心,就是突然想到点什么,就忍不住想哭那样子。”
在场都是过来人,所以都有经验。
易蓉坤默默流泪却没参与她们的讨论。
这辈子,真好,真圆满。
还是喜欢这种没有遗憾的人生,哪怕记忆里的人生再怎么不错,也还是现在的日子最好。
换好衣服,易蓉坤走出房间,外面宴席早已摆好,大家正等着出嫁女出来,就开席。
这也是他们这边的习俗,嫁女的一方,宴席在早晨摆。
娶媳的一方,则是中午摆宴。
此时郭竹生带着营队兄弟一起来接亲,他时不时往易蓉坤居住的小院门口看上一眼。
易蓉坤在家族姐妹侄女们的陪同下走出来,司仪立即高声喊:“开宴。”
于是大家各自找桌坐下,人齐开吃。
易蓉坤在易家众姐妹的陪同下,吃过早饭却并未离席。
更没做别的运作。
那边有人提醒郭竹生:“竹生,时候不早了,你去接小妹啊。”
“你不喊她,不接她回家,她是不会和你走的。”
这也是这边的习俗,姑娘出嫁,在丈夫没亲口来喊人之前,绝对不能出门。
这一是代表是男方主动来求娶的,不是自己巴巴跟着你去的。
二也是若将来夫妻闹矛盾吵架的时候,男人若敢喊你滚,你就能理直气壮的回:
“当初是你巴巴接我回来的,不是我不要脸跟你回来的,你没资格喊我滚。”
这是女方最大的底气,也或许这就是蜀洲男人之所以能成为耙耳朵的原因之一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