酥心蜜意(美食) 第132节(2 / 4)
卫锦云坐在门口的竹椅上,时不时用夹子翻一翻面前的糕点,目光却跟着鱼儿转。
河面上传来清亮的吆喝,“白蚬哟——才捞的白蚬!鲜得能跳起来哟!”
戴斗笠的小贩撑着乌篷船过来,船尾的竹筐里装着几网白蚬。
船刚靠岸,小贩就拎起一网晃了晃,笑着朝卫锦云喊,“卫掌柜,您瞧瞧这蚬子,今早天没亮就去淀里捞的,个个肥实,您来两斤?”
卫锦云起身走过去,能看见蚬子在网里头微微动,个大饱满,“瞧着是新鲜,那称三斤吧。”
身后的晚雾也凑过来,凑着光看了两眼,也跟着接话,“可不是新鲜嘛,做个白蚬豆腐汤或是春韭同炒,那滋味妙得很。
”
卫锦云递过银钱,小贩接过时还笑着多叮嘱,“卫掌柜您放心,这蚬子放水里养着,到傍晚都还鲜活,祝您生意兴隆啊!”
说罢又吆喝起来,声音之大,引得别家铺子的掌柜也来购买。
卫锦云转身坐回竹椅,她面前是一只泥炉,小桌上摆着揉好的糯米面团,还有一小碟沙糖。
她重新去净了净收,取过一块糕团,掌心揉成圆润的小团,再轻轻拉长按扁成椭圆饼,一次做了多个。
她把做好的糕胚放进泥炉上的锅子,锅里的猪油已经微微泛热,糕胚刚放下去,就传来“滋滋”的声响。
清甜的糯米香混着猪油的香气慢慢飘散开,没一会儿,糕的边缘就煎得微微发黄,翻个面,另一面也染上金黄。接着将沙糖加热融化后把糕点放进去煮一会,甜香诱人。
“姐姐,姐姐!来不及了!”
卫芙菱和卫芙蕖手拉着手从云来香冲出来,脸上满是着急。
她们除了姨祖母一家,可没什么亲戚了。过年时总是睡到日上三竿,如今过去了大半月还没调过来。一睁眼暖阳都刺眼了,便“噌噌”两声从床上一跃而起。
“把撑腰糕吃了再走。”
卫锦云把冒着热气的撑腰糕盛进两只青花小碗,卫芙菱就一把抓过自己那碗,卫芙蕖也赶紧端起碗,姐妹俩顾不上烫,迈着小腿就往溯玉轩跑。
两人也只偶尔腾出舌尖,飞快舔一下碗边露出的沙糖汁。
到了溯玉轩门口,两人喘着气,却见周夫子背着手站在门边,手里还拿着半张油乎乎的鸡蛋饼,嘴里正大口嚼着。
见着姐妹俩,她先是一愣,随即有些不好意思地把饼往身后藏了藏,含糊着打了个招呼,“芙菱,芙蕖,今日倒不算迟。”
两人盯着她油润润的嘴愣了一会,便规规矩矩行了礼。
周夫子咳了两声,悄悄用袖口擦了擦嘴,“快进去吧。”
两人“嗯”了一声,端着小碗跨进书院。
周夫子继续站在门口嚼剩余的半个鸡蛋饼。
小时候总嫌上学苦,盼着赶紧长大不用背书,哪成想长大了在学堂当了夫子,日日盯着一群孩子读书,比自己上学还累。
这年刚过完没多久,学怎么就开得这么快!
她连睡个懒觉都要掐着时辰,还好钱娘子鸡蛋饼做得快,还会给她提前备着,不然她岂不是就要迟了!
卫芙菱和卫芙蕖一踏进书院,便快步走到自己的桌案旁,从挎包里掏出姐姐备好的木筷。此时离上课还有片刻,姐妹俩捧着碗,迫不及待夹起一块撑腰糕。方才一路跑,热气散了大半,糕体温温的正好吃。
咬下一口,糯米软糯,外层还留着一点焦脆,顺着沙糖汁的甜香满溢开来。再细细嚼着,还能像吃年糕似的拉出丝,甜而不腻。 ↑返回顶部↑
河面上传来清亮的吆喝,“白蚬哟——才捞的白蚬!鲜得能跳起来哟!”
戴斗笠的小贩撑着乌篷船过来,船尾的竹筐里装着几网白蚬。
船刚靠岸,小贩就拎起一网晃了晃,笑着朝卫锦云喊,“卫掌柜,您瞧瞧这蚬子,今早天没亮就去淀里捞的,个个肥实,您来两斤?”
卫锦云起身走过去,能看见蚬子在网里头微微动,个大饱满,“瞧着是新鲜,那称三斤吧。”
身后的晚雾也凑过来,凑着光看了两眼,也跟着接话,“可不是新鲜嘛,做个白蚬豆腐汤或是春韭同炒,那滋味妙得很。
”
卫锦云递过银钱,小贩接过时还笑着多叮嘱,“卫掌柜您放心,这蚬子放水里养着,到傍晚都还鲜活,祝您生意兴隆啊!”
说罢又吆喝起来,声音之大,引得别家铺子的掌柜也来购买。
卫锦云转身坐回竹椅,她面前是一只泥炉,小桌上摆着揉好的糯米面团,还有一小碟沙糖。
她重新去净了净收,取过一块糕团,掌心揉成圆润的小团,再轻轻拉长按扁成椭圆饼,一次做了多个。
她把做好的糕胚放进泥炉上的锅子,锅里的猪油已经微微泛热,糕胚刚放下去,就传来“滋滋”的声响。
清甜的糯米香混着猪油的香气慢慢飘散开,没一会儿,糕的边缘就煎得微微发黄,翻个面,另一面也染上金黄。接着将沙糖加热融化后把糕点放进去煮一会,甜香诱人。
“姐姐,姐姐!来不及了!”
卫芙菱和卫芙蕖手拉着手从云来香冲出来,脸上满是着急。
她们除了姨祖母一家,可没什么亲戚了。过年时总是睡到日上三竿,如今过去了大半月还没调过来。一睁眼暖阳都刺眼了,便“噌噌”两声从床上一跃而起。
“把撑腰糕吃了再走。”
卫锦云把冒着热气的撑腰糕盛进两只青花小碗,卫芙菱就一把抓过自己那碗,卫芙蕖也赶紧端起碗,姐妹俩顾不上烫,迈着小腿就往溯玉轩跑。
两人也只偶尔腾出舌尖,飞快舔一下碗边露出的沙糖汁。
到了溯玉轩门口,两人喘着气,却见周夫子背着手站在门边,手里还拿着半张油乎乎的鸡蛋饼,嘴里正大口嚼着。
见着姐妹俩,她先是一愣,随即有些不好意思地把饼往身后藏了藏,含糊着打了个招呼,“芙菱,芙蕖,今日倒不算迟。”
两人盯着她油润润的嘴愣了一会,便规规矩矩行了礼。
周夫子咳了两声,悄悄用袖口擦了擦嘴,“快进去吧。”
两人“嗯”了一声,端着小碗跨进书院。
周夫子继续站在门口嚼剩余的半个鸡蛋饼。
小时候总嫌上学苦,盼着赶紧长大不用背书,哪成想长大了在学堂当了夫子,日日盯着一群孩子读书,比自己上学还累。
这年刚过完没多久,学怎么就开得这么快!
她连睡个懒觉都要掐着时辰,还好钱娘子鸡蛋饼做得快,还会给她提前备着,不然她岂不是就要迟了!
卫芙菱和卫芙蕖一踏进书院,便快步走到自己的桌案旁,从挎包里掏出姐姐备好的木筷。此时离上课还有片刻,姐妹俩捧着碗,迫不及待夹起一块撑腰糕。方才一路跑,热气散了大半,糕体温温的正好吃。
咬下一口,糯米软糯,外层还留着一点焦脆,顺着沙糖汁的甜香满溢开来。再细细嚼着,还能像吃年糕似的拉出丝,甜而不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