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汉庖厨养娃 第216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就取双鱼的寓意。”
  “双鱼?”
  小葫芦她们两个同声道。
  “是了,就是双鱼。”
  鱼的寓意,多子多福、年年有余,不必多言。
  这时候,还有些神性的美好象征,如鱼逢水,长乐受喜,许多器皿、用具上也有鱼的图案,比如她家里用的双鱼仙鹤红陶盘、水禽衔鱼的铜灯,外头大街门上能见到的双鱼衔环的铺首,都有“鱼”的影子。
  “可鱼的饼饵该怎么做?常见方的圆的,长的扁的,那些庖人能做出形状似月、似花的,就很了不得了,鱼的模样,要怎么才能做的出来?”
  小葫芦琢磨不出来。
  下半日,季胥去导官处取了东西来,小葫芦看了,有两样鲜少见的,黄栀子和红蓝草,她不明白,因此在边上看了,
  “这是做什么的?”
  只见季胥打横了刀面,将黄栀子拍碎了,泡出一碗黄浆来,里头还加了姜黄粉,颜色越发浓郁了,说:
  “用这两样,取黄、红两种色来染色。”
  这黄色便有了,小葫芦从前在老饼饵室,也见过他们那些庖人用这个来杀出黄色,染在饼饵上,
  “我想起来了,这红蓝草能杀出红紫色的汁水来!”
  “对了。”
  果然,季胥捣碎了,用绢布杀出一碗红紫色的汁水,上次祭祀用的五色饭,应该就用了这个汁水来浸泡谷物,使其蒸出来是紫米饭,不过这还是偏紫色的,不够鲜红。
  只见季胥加了些酸石榴汁,便成鲜红色了。
  “真是怪事!怎么一眨眼就变红了?”小葫芦稀奇道。
  季胥说:“这是里头的花青素遇上酸浆,有了反应,外头有些胭脂,便会这样用红蓝草来染色。”
  以前在吴地老家,还小的时候,季胥也会去山里采红蓝草、黄蓝花了,回家来淘澄胭脂、染指甲,还把冯富真她们那些孩子教会了。
  小葫芦听的点头,
  “季膳人,你的手可真巧。”
  季胥的手是纤长的,因常年庖厨,也有握刀持铲磨出来的茧,别看她外貌单弱,这双手还是很灵巧的,且有力气的,不然怎么揉面。
  那面团揉光洁了,裹了馅料,在她手里,有了鱼儿的大致雏形,再是借用匕首,刻画鱼头、鱼鳍、鱼尾,捏上一排排像梳子齿的鱼鳞,静置了,膨大过后,也才掌心大小。
  一金一红的蒸出来,鱼首相对,鱼目圆睁,鱼嘴微张,鱼身丰腴,鳞片分明,鱼尾似在游动,逼真极了。
  “还以为是从水里捞出来的鲤鱼呢!”
  小葫芦惊道。
  自己试成了,次日便请了食监来,从头到尾的做了一遍,由他记录在册。
  因饼酵法做的东西一直没有问题,这次也无需多等了,次日食监就把这双鱼饼写在了竹牌上,说:
  “有这样好寓意的饼饵,正该在年关里呈上去。”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