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亲卫倒酒,甩在席案上,陈九柯欲端酒碗,被唐绮隔着桌子按住了手。
  本殿倒是很好奇,陈侯既已兵临椋都,怎么不干脆举个义旗呢?
  说笑了。陈九柯汗满面首,故作镇定道:殿下如今虎符在手,唐国守备军不论挂的哪面姓旗,不都得任您差遣吗?
  他心道,还好有个好外孙,耽搁他一阵,继而收到远北军抵达北城门却分兵,大有回护椋都皇城之意,才让他没有下令揭竿而起全军攻城。
  这个长公主,太精了。
  满腹鬼谋。
  经此一通变故,就连他先前收到的那封暗含挑唆野心的信,都显得尤为可疑。
  然而有满腹鬼谋的唐绮,并没有打算在西城门耽误太久,她等了片刻,亲卫队就将杜平沙接至席前。
  三碗酒各占一角,唐绮端起碗,眸色深邃,声出而沉。
  两位侯爷的守备军,不在边陲保家卫国滞留椋都徘徊不去,怎么?要反啊?
  杜平沙先俯首:臣不敢!
  远北太穷,杜铅华走错了路,若是唐绮能宽宏大量,不祸及无辜,就是皇恩浩荡了。谋反,于茂人都住宫里,她没那么傻,硬拿鸡蛋去碰石头。
  陈九柯愣了愣,随即也俯下首:臣被摄政王虎符调来的,没等到后头的令,反而是
  反而是听闻一些关于本殿嗜杀谋逆的谣传。唐绮替他将话补全了,率先饮尽碗中烈酒,吐出醇厚酒香,侯爷大动干戈,无非是不想便宜其他诸侯,可唐国自开过以来,皇室从未薄待任何一方侯爵,你要亲眼看看本殿是什么人,本殿就坐在这儿了。
  这番话说得敞亮,从陈九柯拔营动兵,到远西军抵达西城门,算来算去也没多长时间,唐绮稳坐宫中,获取消息的速度迅捷堪比及时雨,在仓促时辰牵制下能亲身前来跟他对垒还不输半分气势,他不得不心服口服。
  宁浩水说得对。
  长公主,是什么人?
  有勇有谋。
  刀戈先行试探,陈九柯就能看出椋都并非谁囊中之物可轻易取之,他向椋都展现了远西的实力,又侧面印证了辽东和远北的态度,鸣金收兵容易,没导致战火蔓延殃及百姓,但此刻他心中还有顾虑,低着头不言语。
  远北侯已把酒喝了,陈九柯手里的碗还端着。
  唐绮耐心等,亲卫很快到了席前,降膝对她说:太妃娘娘已安全回到宫中!
  她听后微眯起眼,侧首看向杨依依。
  那年唐景之战本殿的确在鹭城城墙上一箭射杀了奚国和亲公主,陈侯若有闲暇,不妨听听个中详情。
  大家都不是愚昧的人,陈九柯大军不动来赴邀,便表明了远西不会反,唐绮设席以酒相待,便表明了非常时局她不会抓着远西过错不放。唐绮提到皇室从未薄待任何一方侯爵,已经拿出她的诚意。那么
  留杨依依细说当年唐景之战的事,给足陈九柯颜面,远西便要拿出自己的诚意来才行。
  照理来说,唐绮根本没道理向陈九柯解释她的所作所为,她是和乐公主之前唐国唯一的帝姬,这代皇嗣里最后一位还活着的。
  制服了国学,让有异议的言官哑火,她身上被唐亦泼的那些脏水很快就会洗净,何况历史皆由胜利者书写,对于亲自把握虎符和召谍令的她来说,杨昭回宫除后顾之忧,说服杨依依可间接操控衍州,兵祸一阻,权、钱、兵尽数执掌,登基称帝就是水到渠成。
  她没有等远西侯,天大亮时,就先回了宫。
  第266章 定夺
  ◎所有的线索,全断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