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母归来 第134节(2 / 4)
说完,立马放下了车帘,遮住了车内所有的难堪画面。
杨勇愣了一下,瞬间面露尴尬,他总觉得这辆马车哪里可疑,却又分明探究不出来究竟哪里可疑。
事已至此,那位参将立马吩咐人将沈家的马车放行。
一直待绕出这条主街,拐弯驶入了下一条街,沈安宁这才悄然松了一口气。
她立马拉起红鲤替她查看脸上的伤势。
原来,方才二皇子听到宁王殿下的到来,立马要跳下车去呼唤,却在临门一脚之际,被沈安宁拦下了。
她也不知缘何有此举动。
要知道,宁王殿下是人尽皆知的逍遥王,他不涉朝堂,除了身上这个亲王的身份,身上更是连个闲职都没有,再加上他又是陛下堂弟,自是皇上这一脉的,按理说,今日将二皇子交给他,是最令人放心的所在。
可是——
或许是因为,她想起了那晚陆绥安那句,莫要轻信任何人。
又或许是,沈安宁前世竟对这位宁王殿下没有多少印象,是的,很是奇怪的是,这样一个满京风云人物,可是在前世的沈安宁眼里,除了得知其生母董太妃患病这件事以外,她竟对这个大名鼎鼎的宁王殿下毫无印象。
就连前世那场祸乱中,宁王的名字都不曾在她的耳畔出现过,低调得实在令人发指。
于是,沈安宁下意识地便将二皇子扣下了。
她方才特意惹了这么一出引开了所有官兵的注意力,让白桃将二皇子偷偷送走了。
而方才那位官兵嘴里提及的国公爷,乃是巡城营的统帅肃国公,他掌管巡城营两万巡城军防,他乃是骆贵妃的前夫,二人共同育有一子李密。
也就是说,这位肃国公掌控全京城的治安,若宫里头的那位骆贵妃再掌控了禁军的话,那么整个京城都被这二人尽数掌握在手。
难怪,前世这二位有造反的底气。
而今日,在大街上这般布下天罗地网,费尽心机追捕二皇子的看来就是肃国公,而观方才宁王同巡城营的关系,巡城营连一个小小的官兵竟多不将宁王放在眼里,宁王同肃国公看着不像是一路人。
所以,方才宁王是为何而来?
他是为救二皇子,还是——
……
话说,这日沈安宁前脚刚抵达沈家,后脚宫中传来骇人听闻的消息:张皇后伙同大理寺少卿陆绥安逼宫造反,毒杀皇上,两位皇子连夜出逃,魏帝连夜下旨,废除张皇后的后位,将其打入冷宫,下旨缉拿大理寺少卿陆绥安及两位皇子,魏帝再连夜下旨,接与骆贵妃寄养在肃国公府的皇长子李密入宫,将其封为太子,择日登基。
这短短几语,如同青天白日里投下的几颗炸雷,直接炸碎了整个朝堂。
一夜之间,才刚消停两年的大俞朝再度朝堂大乱,风雨飘摇。
第122章
张皇后伙同大理寺少卿陆绥安逼宫造反, 还毒杀了皇上?
两个皇子代罪潜逃?
张皇后被废?
那骆贵妃与肃国公的嫡子竟摇身一变成了陛下的皇长子,还被封为太子,择日继位?
话说这里头任何一条讯息, 都足以撼动朝本, 何况,还是这一连串宫变。 ↑返回顶部↑
杨勇愣了一下,瞬间面露尴尬,他总觉得这辆马车哪里可疑,却又分明探究不出来究竟哪里可疑。
事已至此,那位参将立马吩咐人将沈家的马车放行。
一直待绕出这条主街,拐弯驶入了下一条街,沈安宁这才悄然松了一口气。
她立马拉起红鲤替她查看脸上的伤势。
原来,方才二皇子听到宁王殿下的到来,立马要跳下车去呼唤,却在临门一脚之际,被沈安宁拦下了。
她也不知缘何有此举动。
要知道,宁王殿下是人尽皆知的逍遥王,他不涉朝堂,除了身上这个亲王的身份,身上更是连个闲职都没有,再加上他又是陛下堂弟,自是皇上这一脉的,按理说,今日将二皇子交给他,是最令人放心的所在。
可是——
或许是因为,她想起了那晚陆绥安那句,莫要轻信任何人。
又或许是,沈安宁前世竟对这位宁王殿下没有多少印象,是的,很是奇怪的是,这样一个满京风云人物,可是在前世的沈安宁眼里,除了得知其生母董太妃患病这件事以外,她竟对这个大名鼎鼎的宁王殿下毫无印象。
就连前世那场祸乱中,宁王的名字都不曾在她的耳畔出现过,低调得实在令人发指。
于是,沈安宁下意识地便将二皇子扣下了。
她方才特意惹了这么一出引开了所有官兵的注意力,让白桃将二皇子偷偷送走了。
而方才那位官兵嘴里提及的国公爷,乃是巡城营的统帅肃国公,他掌管巡城营两万巡城军防,他乃是骆贵妃的前夫,二人共同育有一子李密。
也就是说,这位肃国公掌控全京城的治安,若宫里头的那位骆贵妃再掌控了禁军的话,那么整个京城都被这二人尽数掌握在手。
难怪,前世这二位有造反的底气。
而今日,在大街上这般布下天罗地网,费尽心机追捕二皇子的看来就是肃国公,而观方才宁王同巡城营的关系,巡城营连一个小小的官兵竟多不将宁王放在眼里,宁王同肃国公看着不像是一路人。
所以,方才宁王是为何而来?
他是为救二皇子,还是——
……
话说,这日沈安宁前脚刚抵达沈家,后脚宫中传来骇人听闻的消息:张皇后伙同大理寺少卿陆绥安逼宫造反,毒杀皇上,两位皇子连夜出逃,魏帝连夜下旨,废除张皇后的后位,将其打入冷宫,下旨缉拿大理寺少卿陆绥安及两位皇子,魏帝再连夜下旨,接与骆贵妃寄养在肃国公府的皇长子李密入宫,将其封为太子,择日登基。
这短短几语,如同青天白日里投下的几颗炸雷,直接炸碎了整个朝堂。
一夜之间,才刚消停两年的大俞朝再度朝堂大乱,风雨飘摇。
第122章
张皇后伙同大理寺少卿陆绥安逼宫造反, 还毒杀了皇上?
两个皇子代罪潜逃?
张皇后被废?
那骆贵妃与肃国公的嫡子竟摇身一变成了陛下的皇长子,还被封为太子,择日继位?
话说这里头任何一条讯息, 都足以撼动朝本, 何况,还是这一连串宫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