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1 / 3)
狠狠骂了一通,云筠又安大福晋的心。
她自己是不急着抱孙子的,大孙女很可爱,她很喜欢,不会给她施加压力。
至于皇上那里,你一个做儿媳的能和皇上有什么接触,他就算赐侧福晋赐格格,可入了府那还不是你和保清管着。
这么一通下来大福晋也不急了,好好让太医调理产后亏空的身体,养了三年,她的身体也恢复得差不多了,这才准备怀孕。
第59章 惠妃
在云筠认真钓鱼和保清认真办差下, 时间晃晃悠悠地来到了康熙三十七年。
这几年各位皇子都发展的不错。
保清三次随军出征噶尔丹,均被授予要职,积累了不少军事经验, 军功卓越,更是在正月代康熙祭祀了太祖世宗陵墓, 得康熙看重,政务又有明珠从旁出谋划策, 政治资本充裕。
三阿哥胤祉则是潜心学问, 被康熙派去修书撰史, 颇有成效,在文官中风评不错。
其余几位阿哥也分到了一些不大不小的差事, 干劲满满。
儿子们都争气, 康熙也满意, 龙心大悦,大手一挥便下了旨意,前面两个大的由贝勒晋封郡王,后面几个小的一视同仁封为贝勒。
领旨谢恩后, 保清被康熙单独留下。
至于原因,保清心知肚明。
为了子嗣。
太子成婚晚, 康熙挑了又挑, 最后才挑中瓜尔佳氏为太子妃,康熙三十四年正式大婚, 虽然尚未有嫡子,可庶子也有那么一两个, 子嗣不用康熙太过操心。
三阿哥和四阿哥也在去年有了嫡子,保清还去吃了他们的满月宴。
只有保清,作为大哥, 成婚最早,可子嗣却是最少的,不仅是没有嫡子,府里连个儿子都没有,只有福晋所出的两个女儿。
康熙原本还坐得住,但见保清都二十好几了,府里还是连个庶子庶女也没有,不免对大福晋产生了不满。
福晋就应该为阿哥操持家务,绵延子嗣。
保清是皇子,有爵位要继承的那种,没有儿子算个什么事。
连明珠都在背地里嘀咕,大阿哥都二十六了还没有继承人,手下的人心不太稳定啊。
这些纷纷扰扰保清也知道,但都被他挡在府外,不让福晋知晓。
康熙沉默了一会儿,语气带着几分告诫:“你也老大不小了,该多想想子嗣的事儿,若是缺人伺候,朕给你指两个侧福晋。”
按规矩,贝勒能有一个侧福晋,郡王能有两个。
但几年下来保清府里还是全部都是格格,康熙也想给他指个侧福晋,或是让惠妃多留意,可保清亲自跑了乾清宫和延禧宫几趟,这事儿也就延后了。
现在他成了郡王,康熙不忘初心,又想起给他指侧福晋一事。
“儿臣不要,”保清从来不知委婉为何物,面对康熙也直接了当,更是有一套自己的逻辑。
“皇阿玛您听儿臣的就对了,孩子多了不好,您看为了出宫建府一事洒出去多少银子,更别提后面的弟弟们还要陆续长大娶福晋,更是一笔庞大的花费。如果儿臣有了不少子嗣,那子嗣长大后儿臣少不得为他们谋划,又出钱又出力,哪能比得上就一两个嫡子,以后府里家产都是他们的,也不用争来抢去。”
康熙眯眼。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