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综合症 第61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柏瑾之看着他眼里闪烁的自信,放下心:“好吧,算我多问,早该知道你肯定没问题。”
  “只是理论考试而已。”顾玺往后一靠,闭上眼:“还有实验考试呢。”
  理论考试通过后才能参加实验考试,因此,要等到第二天批卷完成,才能继续考试。
  第二天清晨,理工大的公告栏前已经挤满了人。
  顾玺隔着老远就看到自己的名字排在第一位,后面标注着“理论考试通过,实验考试时间:14:00-16:00,地点:物理实验楼302室”。
  顾玺没细看具体分数,只记住了实验考试的时间和地点。
  下午两点,他准时来到理工大学物理实验楼。
  实验考场被分隔成多个独立的小房间,每个考生面前的实验台上摆放着器材:气垫导轨、光电门、直流电源、示波器……
  今天的题目是“设计实验测量变截面圆柱体的转动惯量,并分析空气阻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这是一道典型的设计性实验题,需要自行搭建实验方案,选择测量仪器,处理数据并评估误差。
  顾玺戴上手套,先是仔细检查了一遍器材,随即在草稿纸上画出实验原理图:利用气垫导轨减少摩擦,通过光电门测量角速度变化,结合牛顿第二定律推导转动惯量的表达式。
  他的操作异常熟练,调平导轨、连接电路、设置示波器参数,每个步骤都精准到位,甚至在安装圆柱体时,还特意用水平仪校准了轴心。
  数据记录阶段,他没有急于测量,而是先做了三次预实验,观察数据的波动范围,确定最佳测量次数。
  处理数据时,他不仅计算了转动惯量的平均值,还运用最小二乘法进行线性拟合,并用误差传递公式估算了各测量量对最终结果的影响权重。
  当他利落的完成实验报告,将器材归位时,监考老师忍不住多看了他几眼,眼神里带着赞许。
  第79章
  a市物理学会的评审室里, 空调嗡嗡作响,却驱不散空气里纸张油墨与咖啡混合的味道。
  复赛答卷堆成的小山前,王教授用红笔在一份答题卡上打了个勾——第23题的附加问, 这名叫顾玺的考生,用流体力学的伯努利方程推导出了电磁感应的特殊情境解, 步骤跳脱却逻辑严丝合缝。
  “这个顾玺真厉害啊……”他的语气中满是赞赏。
  顾玺的答案显然已跳出课本的标准答案,完全以自己对物理的理解方式来解答, 却比标准答案更简洁,直指物理核心,令改卷的王教授频频赞赏。
  “王教授, 有那么好吗?”旁边一名教授好奇地凑过来看了几眼,忍不住抢过试卷:“让我来改吧!”
  他已经多久没看到这么优秀的答卷了?
  “不行不行, 这是我的!”王教授抢回来。
  众考官都好奇地凑过来:“让我们也看看!”
  从9月20日复赛结束算起, 审批总共花了十七天。直到第十八个清晨,物理学会官网的“获奖公示”板块终于刷新。
  顾玺的名字以a市省赛第一名的姿态置顶。
  这天正好是周末, 顾玺在音乐室练琴, 手机突然震动,屏幕亮起,显示是方老师的来电。
  “顾玺!”电话那头方老师的声音激动得有些发颤:“复赛成绩出来了,你拿了第一名!”
  顾玺闻言嘴角微微上扬。这个结果在他意料之中,但听到正式消息时,心里还是泛起一丝喜悦。
  “其他同学呢?”他轻声问道。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