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闺蜜嫁进侯府吃瓜看戏(穿书) 第310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二人就这样在萧玉京的“后宫”安顿下来,甚至还得了她允许,偷偷来到前朝,躲在屏风后面参加朝会,亲眼目睹那些只写在史书里的人物,为了朝政吵得脸红脖子粗,好不热闹。
  萧玉京还慷慨地邀请燕宜与她一同批阅奏折,商议国事。
  燕宜跟着这位开国帝王如饥似渴地学习着,像一块吸饱水的海绵,每天都过得无比充实。
  偶尔二人会聊起未来,但燕宜很快敏锐地察觉,萧玉京似乎并不想知道关于她本人的情况,便十分配合地避开相关话题。
  她们都小心翼翼维护着这次时间旅行的稳定结构,就像一条没有尽头的莫比乌斯环,谁也无法预料她们在过去的一个小小改动,会对未来产生怎样的影响。
  同时,萧玉京也用自己丰富的斗争经验,推断出她们遇刺是宗室所为。
  “他们不敢对我曾曾孙女下手,谋害官眷和谋害皇嗣,孰轻孰重,傻子都能选得出来。”
  萧玉京摇摇头,像是为自己后世有这样不成器的子孙感到羞愧。
  她问燕宜:“你是否会觉得我很软弱?假如我一开始就向天下宣告我的真实身份,当女子称帝不再是离经叛道的大胆想象,或许同安走上这条路会更容易一些?”
  “陛下,您已经在能力范围内做到最好了。”
  燕宜沉静的目光仿佛自带抚慰人心的力量,她望着萧玉京已经不再年轻的面容,原来这个不肯认命,敢于改天换日的女人,也曾有过彷徨和迷茫。
  “一受时势所迫,二有系统设限,在那个烽烟四起,饿殍遍野的乱世里,‘萧玉京’就是比‘萧玉’更有号令人心的资本。”
  燕宜握住她的手,感受到微微粗粝的掌纹,认真道:“您开海禁,引良种,聚才纳贤,颁布政令,史书记载您是乱世之明君,没有您就没有大邺一百多年的安稳太平……诚然,我们心里都清楚,帝王将相自有其历史局限性,但没有配套的生产力水平,想要一口吃成个胖子,谈何容易?”
  只能说一句幸好,幸好她们的开国之君是萧玉京。
  她在一百多年前埋下一颗种子,然后等待它一点点生根发芽。
  萧玉京眼底浮起欣慰,用力回握住燕宜。
  “幸好,幸好你们来了。”
  才能让她看见——吾道不孤。
  第175章
  燕宜每天早出晚归, 随侍在萧玉京身侧,仿佛报了个“帝王级国考上岸冲刺精英班”,而且还是一对一专属教学, 受益匪浅。
  起初那些被召来开小朝会的官员还颇有微词, 认为一个女子不该出现在如此庄重严肃的场合, 有后宫干政之嫌。
  第二天他们就被气势汹汹赶来的谢昭骂了个狗血喷头。
  “葛二蛋,你老娘和媳妇被敌军围困城中, 断水断粮只能啃树皮的时候,是不是本皇后带人乔装进城策应,把你全家老小救出来的?你当时对着我哭得鼻涕一把泪一把的时候,怎么不说我是后宫干政了?”
  “皇后娘娘息怒, 微臣……绝无此意啊。”
  五十多岁的户部尚书被训得面皮通红,头都抬不起来,嗫喏着道:“陛下早就给臣取了新名,人家现在叫葛仲达……”
  他,他早就不是从前那个走街串巷挑货担的葛二蛋啦!
  “哼, 我管你们现在叫什么, 一个个腿上的泥都没洗干净呢, 就开始抖起从龙功臣的威风了?真要说规矩,哪个比我陈留谢氏的规矩大?”
  谢昭板起脸来,威严的视线逐个扫过去,竟无一人敢与她对视, 心虚地盯着自己鞋尖不吭声了。
  谁让这位皇后娘娘不光出身高贵,更是陪伴陛下一同打江山的结发夫妻, 开国帝后呢。
  就连陛下在娘娘面前都不敢大声说话,他们吃饱了撑的敢来得罪她?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