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豪1978 第854节(3 / 4)
「这两年我们陆续收缩战线,几份定位趋近的报刊或甩卖、或关停,《明报》的销量目前跌了3千份,基本没什么大的影响。」
听到这个消息,陶玉书彻底放下心来。
最早她酝酿免费政策也是下了很大的决心的,不光要说服自己,也要说服股东和高管们。
现在看,这一步棋应该是走对了。
打击竞争对手只是梢带手的事,她之所以这么做,归根结底还是为了集团的转型。
20世纪就要过去了,世界末日之类的话当然是无稽之谈,但纸媒的衰落已经是肉眼可见的了。
这两年亚太新闻网的发展一天一个样,在家里随随便便点击一下鼠标就可以知尽天下事,未来互联网传媒对纸媒的冲击将会是前所未有的,所以她必须要带领明报企业进行转型。
但转型并不只是简单的业务替换那么简单,纸媒虽衰落,却也不是完全无用的,不可能冒然放弃。
在一群智囊集思广益过后,「免费」这条路摆在了她的面前。
既然互联网新闻可以免费、电视新闻可以免费,那么报纸新闻为什么不可以免费?
在保证定位高端的报刊业务继续运营的同时,低端报刊走免费道路,汇聚客户和读者的关注度,经过这段时间的实践,证明这条路是可行的。
既然在香江可行,那么在其它国家或者地区应该也可行。
《天天日报》的免费路线成功后,陶玉书也有了底气执行更具野心的计划。
临近2月,她飞赴英国伦敦。
之后没几天,明报企业对外宣布以1100万英镑的价格收购了英国《标准晚报》24%的股份。
《标准晚报》创立于18世纪末,是英国最早的全国性报纸之一,风格针砭时弊,广为伦敦中产阶级欢迎。
不过这些年来《标准晚报》势头已经大不如前,受新闻集团旗下报刊销量挤压,每期销量仅维持在6万份左右。
1100万英镑收购销量仅为6万份的《标准晚报》24%的股份,单纯从账面上来看,是笔亏本买卖。
但这是明报企业进军欧美的重要一步,是必须要付出的代价。
成功成为《标准晚报》第一大股东,陶玉书雷厉风行的立刻开启一系列变革。
将《标准晚报》从全国性报纸改为地区性报纸,名字加上「伦敦」二字,即《伦敦标准晚报》。
与伦敦地铁达成合作,贩售改为免费赠阅,一周出刊五天,从周一至周五。
第660章 口味有点独特
对于很多香江人而言,尽管已经回归了祖国,但英国殖民百年的影响不是可以轻易驱散的。
本来明报企业最近就因为免费派送报章的事而处于风口浪尖之上,收购《标准晚报》
的消息传回香江后,新闻热度就更高了。
但跟之前一片传媒界骂声不同,这次的收购还为明报企业赢得了不少市民的关注。
对于很多香江市民而言,香江企业收购英国老牌企业是一件很有爽感的事。
毕竟是曾经的殖民者与被殖民者嘛,就好比穷小子娶了落魄的大小姐一样。
而等到明报企业如数将在《天天日报》的做法如法炮制到《伦敦标准晚报》身上之后,香江报业的同行们终于意识到陶玉书下了怎样一步大棋。 ↑返回顶部↑
听到这个消息,陶玉书彻底放下心来。
最早她酝酿免费政策也是下了很大的决心的,不光要说服自己,也要说服股东和高管们。
现在看,这一步棋应该是走对了。
打击竞争对手只是梢带手的事,她之所以这么做,归根结底还是为了集团的转型。
20世纪就要过去了,世界末日之类的话当然是无稽之谈,但纸媒的衰落已经是肉眼可见的了。
这两年亚太新闻网的发展一天一个样,在家里随随便便点击一下鼠标就可以知尽天下事,未来互联网传媒对纸媒的冲击将会是前所未有的,所以她必须要带领明报企业进行转型。
但转型并不只是简单的业务替换那么简单,纸媒虽衰落,却也不是完全无用的,不可能冒然放弃。
在一群智囊集思广益过后,「免费」这条路摆在了她的面前。
既然互联网新闻可以免费、电视新闻可以免费,那么报纸新闻为什么不可以免费?
在保证定位高端的报刊业务继续运营的同时,低端报刊走免费道路,汇聚客户和读者的关注度,经过这段时间的实践,证明这条路是可行的。
既然在香江可行,那么在其它国家或者地区应该也可行。
《天天日报》的免费路线成功后,陶玉书也有了底气执行更具野心的计划。
临近2月,她飞赴英国伦敦。
之后没几天,明报企业对外宣布以1100万英镑的价格收购了英国《标准晚报》24%的股份。
《标准晚报》创立于18世纪末,是英国最早的全国性报纸之一,风格针砭时弊,广为伦敦中产阶级欢迎。
不过这些年来《标准晚报》势头已经大不如前,受新闻集团旗下报刊销量挤压,每期销量仅维持在6万份左右。
1100万英镑收购销量仅为6万份的《标准晚报》24%的股份,单纯从账面上来看,是笔亏本买卖。
但这是明报企业进军欧美的重要一步,是必须要付出的代价。
成功成为《标准晚报》第一大股东,陶玉书雷厉风行的立刻开启一系列变革。
将《标准晚报》从全国性报纸改为地区性报纸,名字加上「伦敦」二字,即《伦敦标准晚报》。
与伦敦地铁达成合作,贩售改为免费赠阅,一周出刊五天,从周一至周五。
第660章 口味有点独特
对于很多香江人而言,尽管已经回归了祖国,但英国殖民百年的影响不是可以轻易驱散的。
本来明报企业最近就因为免费派送报章的事而处于风口浪尖之上,收购《标准晚报》
的消息传回香江后,新闻热度就更高了。
但跟之前一片传媒界骂声不同,这次的收购还为明报企业赢得了不少市民的关注。
对于很多香江市民而言,香江企业收购英国老牌企业是一件很有爽感的事。
毕竟是曾经的殖民者与被殖民者嘛,就好比穷小子娶了落魄的大小姐一样。
而等到明报企业如数将在《天天日报》的做法如法炮制到《伦敦标准晚报》身上之后,香江报业的同行们终于意识到陶玉书下了怎样一步大棋。 ↑返回顶部↑